《致命ID》最难猜到结局的电影

最邪恶的灵魂往往表象最无害,隐藏得最深。

“当我上楼时,
碰见一个原本不在那里的男人,
今天他还是不在那里,
我希望他离开了。”

“When I was going up the stairs
I met a man who wasn’t there
He wasn’t there again today
I wish I wish he’d go away

《致命ID》(《Identity》)是一部关于人格分裂的悬疑片,谁是凶手是贯穿全片的最大的疑问,导演James Mangold用娴熟简练的手法展现了各条明线和分支,在恐怖的配乐声加以渲染之下,把观众逐渐引进了一幕幕杀人剧之中。其实此片真正的血腥恐怖镜头不多,主要还是第一幕杀人剧比较有血腥恐怖片的味道,但是其气氛却一直维持在高点:一个漆黑的夜晚,一片无边无际的沙漠荒原,一场肆虐的暴风雨,将矗立在其中的一座汽车旅馆,与外界完全隔离。道路,不通;通讯,中断。而十个此前相互完全不了解的陌生人,被迫聚集在这个摇摇欲坠的破旅馆中,等待着越来越深的恐惧降临:十个人,正在一个接一个被有计划的谋杀……在死神面前,他们恐惧、颤抖,人人陷入疯狂的猜测中,理性正在慢慢远离。

致命ID Identity 获奖情况:

美国青少年观众票选大奖(Teen Choice Award)  2003
Choice Movie – Horror/Thriller (提名)
土星奖(Saturn Award)  2004
Best Action/Adventure/Thriller Film (提名)
Best DVD Special Edition Release (提名)
International Horror Guild(IHG Award)  2004
Best Movie (提名)
Golden Trailer Awards(Golden Trailer)  2004
Best Horror/Thriller (提名)
Bram Stoker Awards(Bram Stoker Award)  2004
Screenplay (提名) Michael Cooney

一个漆黑的夜晚,一片无边无际的沙漠荒原,一场肆虐的暴风雨,将矗立在其中的一座汽车旅馆,与外界完全隔离。道路,不通;通讯,中断。而十个此前相互完全不了解的陌生人,被迫聚集在这个摇摇欲坠的破旅馆中,等待着越来越深的恐惧降临:十个人,正在一个接一个被有计划的谋杀……在死神面前,他们恐惧、颤抖,人人陷入疯狂的猜测中,理性正在慢慢远离。这十个人是谁?

1号,主人公艾德(约翰·库萨克饰)。过去是个警察,现在为女演员开私家车;
2号,卡罗琳,是个名气与影响力都走下坡路的女明星;
3号,拉里。汽车旅馆经理,被许多顾客呢称为”贝斯”,他似乎潜藏着很多秘密;
4号,巴黎斯,拉斯维加斯来的妓女;
5号、6号,一对麻烦夫妻基妮(克里·杜瓦尔饰)和路易斯;
7号、8号,警探罗德斯(雷·里奥塔饰)和他押送的犯人罗伯特(杰克·布希饰)
9号、10号、10号半,约克一家,夫妻和他们的孩子,因为一起车辆小事故而被陷此地。

由于这10个人格互相交替的控制着胖子的身体,而在胖子幼年遭受到妓女母亲虐待形成的这个邪恶人格在现实中的四年前在一个汽车旅馆残忍的杀害了6个人,而这首诗就代表着这个邪恶人格心声,这首诗也是胖子自己小时候写的。医生和胖子在法官面前对话要他拽出身体里那个邪恶的人格,于是另一个世界中的故事开始了,有十个人在一个下雨的夜里不期而遇在一个破旧偏僻的汽车旅馆中,他们有着共同点:他们的名字中各有一个单词代表美国的一个州,另外他们的生日都在同一天那就是胖子的生日5/10。没错他们正是胖子内心中的是个人格,其中一个就是那个邪恶灵魂,而这个世界就是胖子的内心世界,所以这个世界的世界观和现实世界稍微有点不同。这10个人各自不同,自私/邪恶/懦弱/勇敢/冷静/善良/但是他们一个接一个的被谋杀,最后的凶手逐渐漏出水面,这时候医生在现实中和其中一个善良勇敢的人格对话了,告诉这个人格真相要他帮助胖子揪出那个邪恶的人格。随后善良人格和一个邪恶的人格同归于尽,只有一个女性人格逃出了魔掌。而真正的邪恶正是那个你觉得最不能得人,就是他导演了第一个受害者,如果观众聪明的话从一开始就知道了那个最邪恶的灵魂就是那个人,他用一种最不可思议也最巧合的手法导演了死亡。

在胖子小的时候,她的母亲是个妓女,偷东西,虐待他,所以胖子小时的时候做了这首诗[当我上楼时,碰见一个原本不在那里的男人,今天他还是不在那里,我希望他离开了]当我上楼时(暗喻当我要控制胖子时)碰见一个原本不在那里的男人(暗喻我碰到一个不在现实中的人格)今天他还是不在那里(暗喻这个人格他不在现实中,他在胖子的身体里)我希望他离开了(暗喻我要控制胖子,我才是他唯一的人格,我希望他滚蛋),这就是胖子自小培养出的邪恶灵魂人格的心声。所以说最邪恶的那个灵魂就是小的时候胖子–orz小孩。

“杀人者”的身份

影片原名为身份“Idendity”,意在暗示杀人者身份的不可知。但是它的剧情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前段时间坊间非常流行的杀人游戏:灯光昏暗的屋子里,一伙人围坐在桌前,他们当中谁是潜伏着的杀手?

本片最大的卖点之一,就是这个充满悬念的故事情节。而吸引制作商、发行商的,也是这种“阿加莎·克里斯蒂”风格的谋杀案。本片的监制凯茜·康拉德(CathyKonrad)和导演詹姆斯·曼高德是业界的夫妻档,康拉德曾监制过著名的恐怖片《惊声尖叫》系列,两人从曼高德的第二部片子、全明星阵容的《警察帝国》(CopLand)起开始合作,其他作品还包括最近因盗窃案麻烦缠身的薇诺娜·瑞德主演的《失魂少女》(Girl,Interrupted)和甜姐梅格·瑞恩主演的《隔世情缘》(Kate&Leopold)。

康拉德先读到了《杀人游戏》的剧本,即刻被深深吸引,不过她认为这个故事更适合拍成那种小规模的独立制作电影,理想的导演人选当然是詹姆斯·曼高德,但曼高德此前一直都只执导自己的剧本,他会同意吗?康拉德尝试性的把本子交给曼高德,而当听到他说“这么好的故事,如果你敢让别人当导演,我会跟你急”的时候,康拉德的心里顿时踏实了下来,事情就这么决定了。

曼高德表示这部片子让他联想起那些经典的老片如《马耳他之鹰》和希区柯克的《救生艇》,那种混合了过去、现在、现实与梦魇于一体的表现手法。另外一个吸引他的地方在于,他可以将“众多角色扔进一个狭小的‘瓶子’里面,看他们如何互相作用。”

又是约翰·库萨克的电影,又是一部经典。只要你看过《致命ID》,绝对会对所有那种人格分裂,精神分裂的类似电影不屑一顾,因为你已经看过最好的了!

我们在看到这个杀人犯也就是个精神病患者的时候,往往把重点转移到他多重人格的这种病态特征,而其实他的每个人格不正好都是一个正常人的性格的代表吗?人的原罪应该有很多,当我们把它们人格化,人物化,人与事都变的恐怖了。拿捏不好谁究竟能战胜谁,谁又更有力量一些!

11个人,11种性格,在病人脑里充斥着,争斗着。善良的,邪恶的,无辜的,猥琐的……

致命ID

《致命ID》剧情:

11个此前相互完全不了解的陌生人,被迫聚集在这个摇摇欲坠的破汽车旅馆中。赖瑞是这家汽车旅馆的老板,他的举止异常,似乎潜藏着很多秘密。艾德过去曾是个警察,现在则为女影星卡洛琳·苏珊开私家车,他们因在路上撞到了艾莉丝而不得不把她送到了这家汽车旅馆进行治疗。艾莉丝和丈夫乔治及儿子提姆西在开车的途中,车子突然爆胎。他们下车检查时,艾莉丝被艾德的车子撞到了。帕瑞斯是一个妓女,她在途中找打火机的时候,把一个高跟鞋掉出了车去。结果,正是这个高跟鞋使得艾莉丝的车子爆了胎。艾德想要去找医生,在去的途中,他遇到了路和吉尼,由于雨实在是太大,所以他们只好返回了汽车旅馆。罗德警官押着一个犯人进入了旅馆。这11个人被分在了不同的房间,他们都拿着带有号码的房间钥匙。

可怕的事情很快就发生了,女演员卡洛琳·苏珊死在了洗衣房里。而且她的手上还有一个带着10号的房间钥匙。随后,路也被人捅死了,他的手上有个带着9号的房间钥匙。大家不禁有些担心,这会不会是按照这个顺序死的啊。他们也发现他们有着共同点:他们的名都是以地名命名的,出生地相同—内华达州,他们的生日也都在同一天。结果证实了他们的猜测。监狱的犯人、乔治以及艾莉丝和吉尼都相继死去,他们正是按照这个顺序死的。而帕瑞斯在警车里面找到了一个犯罪证明,证明了罗德其实不是警察,他和那个逃犯一起杀死了警察并假冒了警察。罗德知道后非常想要杀帕瑞斯灭口,他杀死了赖瑞,打伤了艾德。艾德在最后的关头杀死了罗德。最后只有帕瑞斯活了下去。而当帕瑞斯真正到了她想要去的地方的时候,又被最不可能是凶手的小孩儿杀死!

但其实这些都不是存在的,这11个人(包括小孩)都是麦肯·瑞夫的11个人格分裂。这11个人格互相交替控制着他的身体,而在麦肯·瑞夫幼年时遭受到妓女母亲虐待形成的邪恶人格在现实中的四年前的一个汽车旅馆残忍的杀害了6个人。在最后被判死刑前夕,他的主治精神病医生马力克发现了一本麦肯·瑞夫小时候的日记,这本日记更加印证了医生对于麦肯·瑞夫杀人是由于他有精神分裂造成的学说,于是医生告知法官要紧急提审麦肯·瑞夫,马力克医生和麦肯·瑞夫在法官面前对话要他拽出身体里那个邪恶的人格,于是上面的故事发生了。没错他们正是麦肯·瑞夫内心中的十个人格,其中一个就是那个邪恶灵魂,而那个世界就是麦肯·瑞夫的内心世界,所以这个世界的世界观和现实世界稍微有点不同。医生在现实中和其中一个善良勇敢的人格对话了,告诉这个人格真相并要他帮助麦肯·瑞夫揪出那个邪恶的人格。

致命ID解析:

所有的在汽车旅馆里面的人都是胖子  都是胖子的不同人格在他意识里的表现。

对胖子的11种人格的个人看法,有觉得不妥的可以探讨一下。没看过片子的人就不要看下面的内容了,不然剧透了。

  列一下出场人物:一个过气的女明星和她的司机,一个三口之家,一个旅店老板,一个妓女,一对新婚小夫妻,一个警探和他的犯人,共计11人

  先说被杀掉的6人,这些是胖子的次要分裂人格:  
  过气的女明星影射胖子印象中势利的社会上层的所谓精英人物,其没落的印象反映出胖子成长过程中受到这类人的迫害  
  犯人影射社会上的不良犯罪分子,他们影响了胖子恶的人格的产生  
  新婚小夫妻影射胖子心目中刚结婚时期的父母的影子,他们的争吵反映出他们的结合原本就是一个错误  
  小孩的父亲影射胖子心目中理想状态的父亲的样子,这个父亲是个继父,因为胖子小时候亲生父亲就离家出走了  
  小孩的母亲影射胖子心目中理想状态的母亲的样子,她对小男孩和蔼可亲,对应现实世界中胖子的妓女母亲  
    
  接下来是最后剩下的5人,这些人格影像对胖子的多重人格至关重要:  
  司机和假警察反映胖子成年后人格分裂的两个极端,假警察是恶的人格分支,现实世界中胖子杀人的行为其实就是出自这一人格。  
  司机是善的人格分支,他讲的那个跳楼小女孩的故事和经常精神混乱其实是对自己那个恶的分支人格的斗争  
  那个一心想着洗手上岸去种橘树的妓女是胖子真实母亲的影射,很多人认为她是胖子人格中善的分支,其实真正的代表善人格的司机和代表恶人格的假警察已经同归于尽了  
  那个冒充旅馆老板的流浪汉小混混是胖子真实父亲的影射,因此他才会那么恨妓女,不知大家发现没有他在影片后面凭空消失了,因为胖子的父亲在他小时候抛弃了他们母子  
  最后就是那个小男孩了,他是胖子产生人格分裂的童年的影射,所谓万恶开始的原罪的本我,所有其他10个分裂的人格都是由这个人格在童年受父母不良行为影响慢慢分裂产生出来的,因此他才在最后杀了代表他母亲人格的妓女,可以预见这个杀了所有分裂人格的原罪人格,在杀掉真实世界中治疗他的医生后,那些死掉的人格又会一一复生,一切又回到了开始……不得不佩服导演在细节处理上的能力,你不觉得那个小男孩和胖子长得真的很像吗?  
    
  细节方面:

  小男孩和胖子长得很像  
  真实世界中胖子一天连杀6个同一楼房住户和人格世界中小男孩一天连杀6个同一旅店房客相呼应  
  是从10号开始的,而人物有11个,暗示了其中必有一个是凶手  
  假旅馆老板恨妓女  
  假警察身后的血迹  
    
  噱头:

  当看到那个犯人逃进很远的一间小屋后,从窗口看出去发现自己又回到了旅店里,后来尸体的离奇消失,一度曾以为这会一部讲特异功能或是外星人之类的灵异片,但没想到在人格世界中的无所不能 。  
    
  医生治疗方案的致命漏洞:

  医生对胖子人格分裂的治疗方案是让人格互相残杀,最后产生最后一个幸存者。胖子分裂的人格中有好的有坏的,但问题是在互相残杀这种手段中,最后幸存的绝对不可能是好的人格,如果他在残杀中幸存了他必定就是坏的人格了,这是一个悖论,被最坏的那个人格利用了,他假装善良一一除去了所有对手。医生这个致命漏洞的代价是自己的生命。

致命ID影评

首先嘲笑下翻译,把电影名字翻译成<致命ID>,怀疑翻译没看懂电影. 接着要佩服下导演和编剧了,他们把精神分裂提升到了最高境界了,一个人竟然可以受到十种性格和思想的控制(太牛B了)! 以往的好莱坞人格分裂电影不过两到三人罢了(推荐<搏击会> ) 更惊讶的是能用一串连环杀人案将这十种性格和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谁能在第一次看本片前半段想到这场杀人案是那个光头白胖子性格之间的斗争?开头的那首诗看似与电影没关系,但是随着电影的深入直至结尾再回头仔细想想那首诗的话,会给人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正是这首诗才揭示了本片的秘密!患了精神分裂症的那个胖子小时候父母双双离开了他,把他抛弃在汽车旅馆,给他造成了童年的阴影,更可怕的是他母亲还是个妓女,才会出现后面的非常厌恶妓女的Timmy和汽车旅馆假老板.虽然胖子被很多邪恶的思想占据:残忍,暴力,贪婪,欺骗,软弱.可贵的是他还拥有好的思想:正义(主角司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妓女),对孩子的爱.正邪的斗争便在这旅馆进行,也就是说由于医生的治疗使得胖子的性格单一化,从而在他想象中那些代表他性格的人一个个被杀.将近尾声时,胖子通过法院的检查可以接受医生的检查,所有性格中对宁静生活向往的妓女来到了她梦想的橘子林地过上了平静的生活.当一切都貌似向充满希望的发展下去时候,Timmy的出现让这一切都被打破,小孩那单纯的脸上露出了狰狞的笑容,最后最邪恶的性格占据了胖子.随着胖子对医生行凶影片结束.为此我来发表下自己的看法,很多人一定有疑问,为什么最邪恶性格的代表是个小孩?这里我觉得小孩代表的是白胖子的本我,是他最初性格,由于被父母抛弃而变得从小沉默言,讨厌身为妓女的母亲.所以我觉得小孩只是代表这个思想是他小时候就有的,而这个思想早已经是个成人了,而且是最聪明邪恶的一种性格,利用人类的惯性思维:小孩是需要保护的弱视群体,根本不会造成任何威胁.他们都被表面所迷惑以至一个个遭到小孩的暗算.这一点正是在提醒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那些表面根本不会造成威胁事物,也许那些东西就是祸根!

致命ID精彩影评

《致命ID》是一部探讨分裂人格者心理的电影。影片从一开始就表现了不同人格之间的关系和厮杀,最后真正邪恶的人格是那个孩子的设定,情理之中,又是意料之外,仔细回味,不难发现motel剧情部分写照着一个分裂人格内心的世界。

在剧情的开端,男孩自我告白式的颂诗、剪报上那被丢弃在汽车旅馆的孩童、诗的内容暗示母亲是为妓女,种种迹象表明了一种心理分析人格不健全发展最重要的因素――童年生活的阴影。一场暴风雨,穿插式的叙事方式,暗示着某种分裂、紧张、无逻辑的想象,是导演赋予分裂人格的间接诠释。分裂人格者正进行的实验剧场表演,不停地冒出新芽,没有逻辑似的时间与空间,气氛是雷电交加,大雨滂沱的夜晚。罪犯被诊断出拥有十种人格却不自知,而故事就是那十个人格所化身的人物,至于人的出生日期都一样,那是因为那些人全都是他的人格,不是真实的人。这不经意相聚的十个角色实际上是人格分裂者兀自的妄想。

影片一开始一大段对人格分裂症病情描述、对罪犯童年母亲是妓女的交代也是不容忽视的。心理分析学家认为人格分裂者会有三种病态的倾向:其一是恋母情结,其二是恋尸性格,其三是自我迷恋。因母亲身为妓女,将他关在汽车旅馆的记忆,于是幻想出一个汽车旅馆的场景,一个巴黎的妓女,十分厌恶妓女的假旅馆老板。恋尸性格的隐喻出现在那看似诡异的钥匙不停伴随尸体,其它分裂出来的人格有些代表懦弱、有些意味自尊心强、有些是劣根性、有的则是理性般的自我反省能力。他有时回想起母亲,偶尔爱恋着他,用警探的人格说着“我没去过巴黎”试图勾引着母亲,却被拒绝;有时她决定置母亲死地,便故意让她遭到横祸;片中警察说自己有时会失去意识,大概就是转换成光头胖子的另一个人格去了;而他在弥留之际说的“我一直都在想你”可能就是恋母情节的体现吧; “婊子没有第二次机会”,随着罪犯那阴冷的笑容凸现,那种不寒而栗恰如其分让观众再度回味那个杀人场地,与其说这位人格分裂症的罪犯依靠幻想在进行自我摧毁,不如说他真正想处理掉的正是妓女母亲这一角色!许多的剧情都是一个人格分裂者的心理层面形象化,一但我们一一审视,便能体验许多的暗示与隐喻。

现实中,他蕴藏十个分裂的人格,每当换了眼神、换了面容,也就无法认识另一个自己。他的心理医师试图治疗他,引导他自我知觉并自行整合人格。于是他在自己的幻想场景中挣扎、净化过多的人格,以讨伐罪恶般一一杀之。剧中每死了一个人就少了一种人格。最后一个活着的人,就是光头胖子的最终人格。所有的凶杀案都在光头胖子脑中进行,而凶杀案的目的是为了消灭多余的人格。医生是希望他能保留住最好的人格把坏的去除掉,没想到最后剩下的人格却是真正邪恶的人格,把试图治疗他的心理医生给杀了。

在充满人格分裂的幻想场域,如惊悚片般的剧情正上演,不间断离奇的谋杀,直让人错以为是场骇人的杀戮。一旦我们领悟剧情不过象征着心理状态,便可了解许多剧情的转折,许多不合逻辑的地方其实是最深刻描绘内心交战的过程。真正让这部电影跳出条条框框,带来一场骗局的正是尸体消失的一段情节,巧妙的暗示了这场骗局不过是多重人格并发症的病人所幻想出来的一切。人的思考总是无逻辑地跳跃,尤以分裂人格者,或许他不停的想要逃离锁链,但他走了一圈却回到了MOTEL被捕,他的理性战胜了某个自己。如此我们了解到《致命ID》是一部探讨分裂人格者心理层面的电影。

结局颇值得一提,孩童最后以不可思议的魔鬼形象出现,让整部片更充满了多元阅读的可能。首先,孩童的人格杀害象征母亲的妓女是基于童年的记忆,一种永远挥不去的仇恨,是根深蒂固的。另外一种解读,孩童的人格无法铲除,代表着犯人最终还是无法彻底根除自己分裂人格中最坏的劣根性。当然,你也可以解读成自始至终犯人便如导演狡猾的手法一般,不停隐瞒他的意图,让我们看不见那个凶手是谁,误以为一切迷团都已经解开,导演的功力实在不凡。

附:关于精神分裂,多重人格:

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提出的,他说每一个人的人格都包括三个部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我简单地说,本我象征着人类的一切欲望,它一味追求快乐原则,中国人老早说的‘食色,性也。’就是这个意思。新出生的婴儿几乎全部都是本我,它除了吃不知道别的,一但这个愿望不能得到满足,它就会哭。当然,随着人的成长,他的本我层面会通过学习而不断增加。比如发展出获得奖赏的欲望,青春期时出现性的欲望,还有虚荣欲等等,作为本我,它只会满足这些欲望,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就要释放能量。每个男人看到美丽女人都会产生性的欲望,但是,如果不对本我加以约束,这个世界就会陷入真正的混乱,当然个体也不可能在这个社会里生存下去。这个时候,人格的后两个层面开始发挥作用。首先出现的是自我,自我是受法律和规定约束的。举个简单的例子,走在大街,你忽然觉得嗓子不舒服,想要吐痰,如果依照本我的快乐原则,你会想也不想一口吐出来。但是,你没有那么做,为什么呢,因为你想到一旦被人看到吐痰,你可能会加收罚款,这就是自我,是你害怕受到惩罚的想法是你没有做出违反社会道德的事情。但是超我就不一样了,它不是受法律约束而是道德上的要求。还是刚才的例子,你没有吐痰,不是因为你害怕受惩罚,而是你觉得自己根本就不该做出那样不道德的事情,这就是超我在起作用。当然,为了对抗本我的冲动,时常要自我、超我两者共用。

格格物
喜欢,就收藏到自己的地盘吧:

我要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