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y Lichtenstein

罗伊·里奇特斯坦(Roy Lichtenstein,1923-1997年),美国画家,波普艺术的鼻祖之一,以大幅的连环漫画和广告画著称。《哇!忘记它,忘记我!》和《嘣》等作品,以原色调、粗轮廓和大量的点为特点,和连环漫画中为获得阴影效果所使用的手法相同。

里奇特斯坦生于纽约,在艺术学生联盟学习美术。1949年获得俄亥俄州立大学艺术专业的硕士学位。以创作传统和抽象风格的作品开始绘画生涯。后来,里奇特斯坦对漫画发生了兴趣,到1961年已形成了波普艺术的风格。

罗伊官方网站:http://www.lichtensteinfoundation.org/

在20世纪60年代,罗伊•利希滕斯泰(Roy Lichtenstein)被艺术学界肯定为创造了纯粹的美国新绘画。在他早期的作品主要是以美国历史和美国西部风光。在20世纪中叶,抽象表现绘画盛极一时之际,他和纽约年轻一代画家,提出了新形式的具象绘画——波普艺术,他的艺术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1961年,他的画风转向黑白素描,灵感来自广告和传播媒介,并由漫画表现。利希滕斯泰在1961~1968间创作了70幅给人以深刻印象的黑白素描,在主题和风格上完全是崭新的。在这段时间,画家还创作了许多黑白油画,主题也非常接近他的素描。而后者,无论如何,并不明确是为画布油画研究所用。它们宁可被看为是一组独立的艺术作品。阿尔伯特博物馆现展出的这个特别的罗伊•利希滕斯泰画展,首次将黑白素描与他的黑白油画联系到一起。

The 1960s marked a dramatic change of direction in the art of Roy Lichtenstein: while his earlier works consisted mainly of paintings of American history and the American West, in 1961 he turned to black-and-white drawings. Inspired by advertising and media illustrations as well as by comic strips, Lichtenstein created about seventy impressive black-and-white drawings between 1961 and 1968. These were completely new in terms of subject and style. In the same period, the artist also made numerous black-and-white paintings, whose subjects were very close to those of the drawings. The latter, however, are not to be understood as preparatory studies for the works on canvas; they much rather form a separate, individual group of artworks. The Albertina presents the black-and-white drawings in conjunction with selected black-and-white paintings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is special exhibition.

里奇特斯坦作品欣赏:哭泣的女人

1923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的Roy Lichtenstein,享有美国普普艺术之父的美誉。在1938年之前,他专为爵士音乐家绘画肖像。之后,他参加由“艺术学生联盟”(Art Student League)举办的课程,并前往美国俄亥俄州研读艺术。他稍晚的作品横跨立体派与表现主义两种风格。50年代后期,Lichtenstein开始以漫画与广告等通俗文化作为创作媒介,他的第一个普普艺术画出现于1961年,并藉此向世人宣告崭新的艺术风格正式来临。在他运用漫画的手法表现“美国人的生活哲学”(American Way of Life),并且结合著名的艺术创作、雕塑作品与电影创造出多样实验性作品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在1987年替他举办了完整的作品展,他于1997年在纽约与世长辞。

关于波普艺术的冥想:

粗黑线条勾勒的轮廓,斜线和圆点填充的色块,简单鲜明的色彩。这2幅画是罗伊•里奇特斯坦(Roy Lichtenstein)用自己风格对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再度诠释。他用圆点模拟印刷品上的网点,既明指机械复制,也暗示光线的闪烁。现在被誉为美国波普艺术之父的罗伊•里奇特斯坦在上世纪60年代却是褒贬不一,有批评家认为他只是在无聊复制着廉价平庸的广告和漫画图像,根本算不上艺术家。但如美国艺术家拉里•瑞沃斯(Larry Rivers)这样认为里奇特斯坦“用大脑取代了双手创作当代艺术”的赞美者也不在少数。他自己也曾在1963年公开宣称要创作低贱的没人想挂在客厅里的艺术。1965年,里奇特斯坦开始用自己的绘画语言诠释艺术史中的经典,《笔触(Brushstrokes)》系列在当时被认为是挑战以弗兰兹•克莱恩(Franz Kline)和威廉姆•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为代表的美国抽象表现主义,他自己则澄清说这些作品只是一种抽象人工的表现主义。1997年,里奇特斯坦因肺炎去世,纽约Moma现代艺术馆在《纽约时报》上为其刊登的讣告中赞颂他是少数几位深刻影响了人们视觉感知的艺术家之一。他一贯延续简单的画面和鲜艳的色彩,企图弥补一些在他看来已消失的东西。“我认为塞尚之后艺术就变得极端浪漫和不真实,并且离真实越来越远。而真正的世界则在画布之外,波普艺术是对这个世界的反抗。”(《罗伊•里奇特斯坦:关于艺术的冥想》,地点:意大利米兰Triennale三年设计馆,时间:1月26日~5月30日)

格格物
标签: [ , , , ]
喜欢,就收藏到自己的地盘吧:

我要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