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ha Hadid普利茨克建筑奖得主扎哈·哈迪德

现代主义俾益自新科技,不管是空闲还是其它价值,现代主义者都可对任何资源做最有效的运用。这种 “过度”导致对全新事物、对未来、对乌托邦的超乎现实的夸大。也因此导致了形的消失,导致造形的极度简化。

她的很多作品都只能安静地躺在图纸上,无法付诸实施,她甚至一度被称为“纸上谈兵”的建筑设计师。——她是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200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1950年出生于巴格达,在黎巴嫩就读过数学系,1972年进入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AA学习建筑学,1977年毕业获得伦敦建筑联盟(AA,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硕士学位。此后加入大都会建筑事务所,与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和埃利亚·增西利斯(Elia Zenghelis)一道执教于AA建筑学院,后来在AA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直到1987年。1994年在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执掌丹下健三(Kenzo Tange)教席。

扎哈哈迪德官方网站:http://www.zaha-hadid.com/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的设计风格分析:

“我自己也不晓得下一个建筑物将会是什么样子,我不断尝试各种媒体的变数,在每一次的设计里,重新发明每一件事物。建筑设计如同艺术创作,你不知道什么是可能,直到你实际着手进行。当你调动一组几何图形时,你便可以感受到一个建筑物已开始移动了。”

在维塔一案中扎哈证明她其实是经营空间景观的高手。语汇仍沿袭她早期的作品,但组合方式己大不同。早期扎哈的语汇是挑战基地涵构,现在她学会从基地找出她要运用的空间语汇。结合机能与空间逻辑,创造出今人激赏的建筑,她的建筑提醒人注意原野如何越过山丘,洞穴如何开展,河流如何蜿蜒,山峰如何指引方向。或许扎哈已了解,”瞬间的爆发”并未能揭露人类心灵的构造,但能展现人造环境的本质。她并未在乌托邦的残迹中发现自由空闲,而是在对既有环境的探索中发现。

盘旋手法,维塔案后,盘绕元素一再出现于扎哈的作品中:像是蓝图馆,一案中的金属折板;也曾出现于卡迪夫湾歌剧院、V&A博物馆增建中。扎哈这时期的建筑是蜿蜒至基地景观内。接下来她更进一步创造自己的景观,以此景观包被机能、创造空闲。在V&A博物馆中,扎哈运用在霍金广场一样的手法,将画廊延展至屋顶之上。卡迪夫湾歌剧院中,这种盘旋的语汇界定了大厅空间;在蓝图馆中则创造了展位的存在性。

将新的认知转化为现存造形的重组。这些新的形体成为新现实的原型,在其中,所有事物重组、溶解后重回原点。藉由新方式重现新事物,我们可建立新世界并居住其中,即使仅经由视觉。他并未发明新的构造或技术,却以新的诠释方法创造了一个新世界。以拆解题材和物件的方式,找出现代主义的根,塑造了全新的景观,任由观者遨游。

扎哈·哈迪德建筑手法和设计理念:

隐喻法:扎哈的工作就是设法在建筑空间内找到当代信息科学和电子科学的规律:以大量的资料相互作用、模拟产生效果。这些都是以强烈且十分有效的造型实现的。“流动感”在她的许多设计方案中表现得十分强烈,产生了一个散发着巨大能量的空间,因显得无“重力”而诱人。似乎是她的大脑的各种神经在同步运转,思维逻辑在不间断的变化着,与网络的大量信息结合在一起,连续闪烁着一样。

涉及空间:扎哈设计的空间是对立中的统一。虚与实、轻与重、固定与流动、开放与封闭、无光泽与透明等。是一个从塑造自然环境过程中产生的空间,所以它的建筑造型也是不可分类的。

设计理念:当今出现景观都是经过数字处理过得,但是都在继续发展已经移位的设计理念,哈迪德的设计与景观不大相符,但是,总能以复杂、异常和自相矛盾的造型表现出更新的轮廓。

扎哈·哈迪德生平简介: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于1983年入选香港The Peak Club的设计竞标方案,获得广泛赞誉。此后,她在柏林Kufurstendamm大街(1986年)、杜塞尔多夫的艺术和媒体中心(1989年)和卡迪夫湾歌剧院(Cardiff Bay Opera House)(1994年)的竞图中均获得一等奖。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在从事理论和学术研究的同时,在1979年自己开业,为伦敦伊顿广场(Eaton Place)设计了一幢公寓。该作品于1982年获建筑设计金牌奖。其他项目还包括为伦敦Bitar设计家具和室内装饰(1985年),在日本设计了几幢大厦,如东京的两个项目(1998)和大阪的Folly(1990年)。1990年,哈迪德还为格洛宁(Gronningen)的视频艺术展设计展馆,1992年在纽约古金汉博物馆设计了”伟大的乌托邦”展览。1988年-1989年,哈迪德受托设计莱茵河畔维尔城的维特拉消防站,建成后为汉堡、波尔多和科隆的港口服务。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于1983年开始在AA建筑学院展出大型绘画回顾展,此后其绘画作品一直在世界各地展出。大型展出地点有纽约古金汉博物馆(1978年)、东京GA画廊(1985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1988年)、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1994年)和纽约中央火车站候车室(1995年)。哈迪德的作品还被众多机构如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和法兰克福德意志建筑博物馆作为永久收藏品收藏。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的作品并非全然地西化与现代性。在伊拉克长大的扎哈,从小便迷于波斯地毯繁复的花样,藉由织工的双手,波斯地毯将现实转化为交缠丰富的世界。无独有偶地,织工也多半为女性。

对扎哈最直接的影响仍是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AA)。她在那里就学时,该学院可说是处于黄金时期,堪称全世界的建筑实验中心。学院继承 ”建筑图像派” 的传统,学院的多位师生——库克、库哈斯、楚米、寇斯,将现代世界的憾动转化为他们作品的主题与造形。他们勇于做为全新的现代主义者,尝试捕捉不断变化的能量,增加新视点,企图为现代性提出新视点。不管是楚米的趣味狂笑、库哈斯的神秘拼贴,还是库克的宣示性,他们都将多向度透视、快速移动而强烈的造形,和科技性的架构,整合为意象-这些意像的表现乃是描述多于定义。

扎哈·哈迪德是近20年崛起的新一代明星建筑师,她是解构主义的实践者,代表着当今最前卫的设计思潮。她将“打破传统建筑空间”作为自己的信条,以独特的角度切入建筑,敢于向未知的世界发起挑战,将空间从人们一贯的思路中解放了出来,让思想获得了更大的自由,极大地扩展了建筑学的领域。她是城市建筑的实践者,并一直关注着建筑同城市的关系,做了大量的尝试,让建筑同城市更紧密地结合。她使用自己独特的建筑语言,从个完全不同的思路诠释建筑,诠释空间。扎哈·哈迪德从早期的现代主义思潮中汲取营养,从大自然的景观中获得灵感。她始终在强调空间的连续和动态表现,她努力捕捉运动着的社会能量,借由视觉艺术赋予时代以新形象。 我国建筑师一直在苦苦思索,探求着自己的建筑之路。随着国外各种思潮的影响,国内的设计也日益全球化,这促使更多的建筑爱好者对扎哈‘哈迪德的研究兴趣与日俱增。本书在对扎哈·哈迪德的早年经历作了简要回顾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她的设计思想及理念,并选出了她的15个建筑作品和8个展览作品配以文字和图片加以介绍。希望本书能为建筑学初学者和爱好者们提供一个了解扎哈·哈迪德设计思想和手法的窗口。

扎哈·哈迪德于1950年出生于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儿时的她便多次游历了欧洲。当她11岁时就有了成为一个建筑师的想法。后来她就读于黎巴嫩贝鲁特的美国大学,但是当她选择大学的专业时,她选择了数学,按她自己的话说,那时的她不能为自己的生活确定某种方式,年轻的生命渴望对许多事物的尝试。而数学对于哈迪德而言是一项轻而易举的专业,所以她便暂时选择了数学。后来她移居到了英国,并进入了伦敦的AA学院(Architecture Association)学习建筑学。这段学习的经历对她日后的创作有很大的帮助。 她在那里就学的时候,该学院正是处于黄金时期,堪称全世界的建筑试验中心。学院继承“建筑图像派”的传统,将现代世界的发展转化为他们作品的主题与造型。 “AA什么也没有教给我,没有人告诉我如何画图,也没有人告诉我去看什么,什么都没有。但这里有的是那些可以帮助你的人。不论何时,只要需要你就可以去寻求能提供帮助的人,同时AA还有各种各样的讲座。在这样的环境下你就会慢慢地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东西,来形成自己。” 扎哈·哈迪德在20世纪70年代求学期间,开始对20年代的苏联前卫艺术感兴趣,包括马列维奇和康定斯基的构成主义。80年代后现代主义方兴未艾,但她并未随大流,而是一直情有独钟地探索着前卫艺术。至上主义是属于绘画和雕塑范畴的,在建筑界并未得到的表达,实际上也就是描绘了自己的风格。

“过去我认定有无重力的物体存在,而现在我确信建筑就是无重力的,是可以漂浮的。”1977年当哈迪德获得了AA授予的硕士学位后,她加入了大都会事务所(OMA) ,在那里她做了两年的学生和六个月的合伙人。而她由于个性需要一个更自由的空间施展拳脚,离开了OMA。但时至今日,她仍同OMA保持着特殊的关系。她同瑞姆·库哈斯仍是很要好的朋友,经常在一起讨论很多问题。 哈迪德在1979年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开始大量参与国际竞赛。独立之后她的设计中开始出现锐角三角形和长弧曲线,那些炸裂开的碎片在城市的上空横飞,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倒性的视觉冲击力。在1982~1983年“ 香港之峰俱乐部”竞赛中,她获得了一等奖,这标志着她的崛起。哈迪德的获奖与日本建筑家矶崎新有很大的关系。在1982年香港举行的国际建筑竞赛上,由于矶崎新的慧眼,使她的方案从初审淘汰的名单中拣了回来,并在这之后一跃获得首奖方案。矶崎新在评价这个方案时说:“我被她那独特的表现和透彻的哲理性所吸引。”虽然“香港之峰俱乐部”最终只停留在方案阶段,但是扎哈·哈迪德已经名声远扬,成为世界建筑的明星人物。1988年哈迪德被邀请参加在纽约举办的“解构建筑展”,其他参展者都是已经功成名就的建筑家:弗兰克·盖里、瑞姆·库哈斯、彼得·埃森曼、丹尼尔·利伯斯金德、蓝天组以及伯纳德·屈米,这确立了她在解构建筑界的超前地位。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主要设计作品:

扎哈·哈迪德的建筑作品使她在学术界和公众中赢得了广泛声誉。她所设计的注明日期的最优秀最著名的工程是:德国的维特拉(Vitra)消防站和位于莱茵河畔威尔城(Weil am Rhein)的州园艺展览馆(1993/1999 ), 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千年穹隆上的头部环状带( 1999 ),法国斯特拉斯堡的电车站和停车场( 2001 ),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的滑雪台( 2002 ),以及美国辛辛那提的当代艺术中心(2003)。

她还完成了如下的家具创作和内部装饰: 伦敦的Bitar( 1985 ),札幌的Moonsoon餐馆( 1990 ),由Sawaya and Moroni制造的Z-游戏( 2002 ) 和Z-景观(Z-Scape,2000)的家具,Alessi的茶城与咖啡城(2003)。她所设计的临时建筑物包括:大阪的Folly(1990 ), 荷兰格罗宁根(Groningen)的音像馆 (1990),伯明翰的Interbuild蓝图杂志馆( 1995 ),意大利罗马美蒂奇(Villa Medici)安装网(installation Meshworks,2000),英国伦敦盘旋形画廊的夏亭( 2000 ),以及西班牙巴塞罗那的R. Lopez de Heredia Vina Tondonia亭阁( 2001 )。

中国首都北京地标建筑银河SOHO的设计和广州歌剧院也是扎哈·哈迪德所创作。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的设计历程:

2004年3月21日,位于洛杉矶的海耶基金会宣布了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立兹克奖今年的得主,出生于巴格达的英籍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获此殊荣。此次蟾宫折桂让她创下了两个之最:该奖项创立25年以来的第一位获得大奖的女性,而且还是最年轻的获奖者。

对世界来讲,哈迪德无疑是明星建筑家。但对中国来说,很多人对她还是陌生的。不过,自打去年以来,哈迪德频繁走访中国。从广州歌剧院方案构思,到北京在SOHO中国的“物流港”,她一步步走向中国,并与中国建筑师对话。可以说这次她获奖的背后也有蓬勃发展的中国建筑业的影子。

哈迪德解构主义大师

60岁的哈迪德是个工作狂,至今单身一人。她1950年出生于巴格达,1972年进入英国伦敦的建筑学会学习。毕业后在伦敦创办自己的事务所。

哈迪德的设计一向以大胆的造型出名,被称为建筑界的“解构主义大师”。这一光环主要源于她独特的创作方式。她的作品看似平凡,却大胆运用空间和几何结构,反映出都市建筑繁复的特质。

1993年,哈迪德推出成名作——德国莱茵河畔魏尔镇的一座消防站。在它的建筑方案出台、尚未实施之际,由于其充满幻想和超现实主义风格而名噪一时。哈迪德通过营造建筑物优雅、柔和的外表和保持建筑物与地面若即若离的状态,达到理想的效果。

哈迪德另一个比较有名的作品是她独立设计的美国辛辛那提罗森塔尔现代艺术中心。这幢8层高的建筑像一个精巧的方盒一层一层搭建在玻璃底座上,被《纽约时报》誉为“田园绿洲”。此外,法国斯特拉斯堡的一个停车场以及奥地利因斯布鲁克的滑雪场等也使哈迪德名扬四方。

这一次,哈迪德的获奖作品是台湾台中古根汉美术馆。评委认为她能够大胆利用空间,巧妙运用几何学原理,使作品与环境融为一体,成功展示了乡村生活的美妙,因此才把本年度的大奖授予她。当代建筑大师、评审团成员之一法兰克·盖瑞称赞哈迪德的每一个设计都创意十足。另一位评审费巴姆表示,哈迪德单单画出设计图,就已大大扩充了建筑的“创作曲目”。她设计的大型综合建筑建成后,创造力更能充分展现

非解构主义大师,与屈米、埃森曼的区别。

扎哈·哈迪德并不是解构主义大师。哈迪德本人也不认为她是一位解构主义建筑师。她与解构大师屈米、埃森曼是有区别的。虽然建筑形式相似,但是屈米的思想源自德里达,而哈迪德则是受到马列维奇至上主义的影响。屈米及埃森曼解构主义的共性是在于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批判,对现代主义建筑和传统建筑二元对立的瓦解。屈米重构了一种非二元对立的理论,埃森曼重构了一种后功能主义。他们在重构的同时,都走向了各自瓦解对象的对立面。而哈迪德则是通过对传统观念的批判,进而对建筑的本质进行重新定义,从而发展适合新时代的建筑,这才是哈迪德在建筑中所要实现的本质目的。

扎哈哈迪德跨界设计:

多方位出击的哈迪德走着理论学术研究与设计实践并重的路子,她的实践几乎涵盖所有的设计门类。1983年,她在伦敦展出大型绘画回顾展。此后,她的一些颇具实验性和前卫的绘画作品一直在世界各地展出,作品被众多机构如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和法兰克福德意志建筑博物馆永久收藏。这些,都反映出一位特殊女性设计师的广阔视野。

从哈迪德的多项设计作品的构思和表达方面来看,她与众不同的伊斯兰文化背景显然弱于其所接受的英国式传统保守精神。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的性格之中还有着强硬、激越的一面,她的许多设计手法和观念似乎是在被阿拉伯血统中的刚劲精神热烈地鼓舞着勇往直前。与此同时,她也在一些“随形”和流动的建筑设计方案之中流露出贴近自然的浪漫品位。

以“打破建筑传统”为目标的哈迪德,一直在实践着让“建筑更加建筑”的思想,于是才会有超出现实思维模式的、突破式的新颖作品。

扎哈·哈迪德与普利茨克建筑奖:

2004年度普里茨克建筑奖第一次被授予一位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

3月21日,普里茨克建筑奖评审委员会在加州洛杉矶宣布,已取得英国国籍的伊拉克建筑师扎哈· 哈蒂德被评选为2004年度普里茨克建筑奖得主。这是普里茨克奖设立26年以来第一次被授予一位女建筑师。现年53岁的哈蒂德 ,在美国完成了一项工程设计,即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的理查德与洛伊丝·罗森萨尔当代艺术中心;当前,她正在开发另外一个与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建筑物共存的工程,即俄克拉荷马州巴特莱斯威尔的普瑞斯艺术中心(the Price Tower Arts Center)。她在欧洲完成的其他工程设计包括:德国莱茵河畔威尔城(Weil am Rhein)的维特拉(Vitra)家具公司的消防站;坐落于威尔城的州园艺展览建筑(Lfone Landesgarten-schau), 即标记为1999年园艺节的展览建筑物;法国斯特拉斯堡郊外的停车场和有轨电车站;坐落于奥地利西部的可以鸟瞰因斯布鲁克城的伯吉瑟尔山上的滑雪台。她在不同发展阶段中有很多其他工程设计,它们包括:德国莱比锡的BMW建筑和沃尔斯堡的科学中心,罗马的国家当代艺术中心,西班牙比尔堡的总体设计,台湾的古根海姆博物馆,那不勒斯城外的高速火车车站,法国蒙特帕利尔的新的公共档案馆、图书馆和运动中心等。

在评审委员会宣布其评选结果时, Hyatt 基金会的主席托马斯·J·普里茨克说:“作为普里茨克建筑学奖的发起者和赞助者,我们看到极其独立的评委会第一次把荣誉评给一位女性,这是令人满意的。尽管她的主要作品的实体相对小些,但是,她已获得人们的广泛称颂,而且她的精神和理念甚至显示出未来发展的远大前程。”

普里茨克奖评委会主席罗特赫斯柴尔德勋爵评论说:“同时,如同她的理论和学术工作一样,作为实践建筑师的扎哈·哈蒂德对现代主义的追求是坚定执着的。她总是富有创造力,摒弃现存的类型学和高技术,并改变了建筑物的几何结构。” 接着,罗特赫斯柴尔德勋爵还说:“在伦敦建筑协会的第四年里,哈蒂德作为雷姆·库哈斯(他本人是2000年普里茨克奖的得主)的学生完成了被称为马勒维奇结构(Male-vich’s Tectonik)的毕业设计作品———她在泰晤士河上的Hungerford桥旁设计了一幢宾馆,从至上主义者(suprematist)那里吸取了满足规划和地点要求的形式。因此,这是一个令人愉快的巧合———今年颁奖典礼将在非常美丽而且极富创造力的城市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而马勒维奇曾在那里生活和工作过。”

已为整个世界知晓的作为建筑学领域最高荣誉的正式颁奖典礼将于2004年5月31日举行。届时,一笔10万美元的巨额奖金和一枚青铜奖章将在艾尔米塔什(Hermitage)国家博物馆被授予本年度普里茨克奖得主扎哈·哈蒂德,继之在博物馆的冬宫举行盛大的招待会和晚宴。普里茨克奖的颁奖典礼每年在全世界不同地点移动举行,借以表达人们对历史性的和当代的建筑之尊崇。

1989年普里茨克奖得主,此届评委会评委弗兰克·盖赫里说:“2004年普奖得主可能是最年轻的得主之一,也是多年来所见设计发展轨迹最清晰者之一。她的作品充满了激情与创新。”今年评审委员会中有一位新评委———记者克瑞恩·斯坦因,他是费顿出版社(Phaidon Press)的评论主笔。他评价说:“在过去的 25 年里, 扎哈·哈蒂德已经创建了对抗常规的事业———挑战建筑空间、建筑实践和建筑构造的传统理念。”

今年的评委会评委、维特拉(Vitra)公司董事会主席罗尔夫·费赫尔鲍姆(Rolf Fehlbaum)称:“在构造建筑实体之外,扎哈·哈蒂德已从根本上拓展了具有空间清晰度的建筑结构体系。既然复杂建筑物正在出现,那么她的创新力量就会充分展示。”

评委和建筑评论家艾达·路易丝·胡斯塔布雷谈到这次评选结果时说:“扎哈·哈蒂德是当代建筑艺术领域中最有天赋的从业者之一。从她的最早的绘画和模型到当前处于进展中的建筑物和作品中,可以看到其中始终含有原创的和强烈的个性视觉,这种视觉已经改变了我们观察和体验空间的方法。哈蒂德的碎片几何结构和液体流动性比创造一个抽象且动态的美好事物要做更多工作,这是一种探索和表达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主要工作。”另一位来自休斯敦的评委是里斯大学的建筑学教授卡洛斯·吉门内兹,他说:“在造型丰富和形式充盈预警的情况下,扎哈·哈蒂德的创作提醒我们:建筑是虹吸集体精力的虹吸管,是对城市生命力的永久忘却。”评审委员、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建筑学教授乔治·西尔沃提(Jorge Silvetti)认为:“扎哈·哈蒂德所设计的建筑物是当今建筑在空间产品中占据首位的最有说服力的证明。她对墙体、地面和房顶,以及那些透明、互相交织和流动的空间所作的独具匠心的处理生动地证明了,作为艺术的建筑并未使人耗尽气力,它所需要的仅仅是想象力。”

扎哈·哈蒂德是获得普里茨克奖的第三位英国建筑师,此前获奖的英国建筑师有谢世不久的詹姆士·斯特灵(1981年获奖)和诺曼·福斯特勋爵(1999年获奖)。美国建筑师菲利普·约翰逊是第一位普里茨克奖得主(1979年获奖)。墨西哥的辞世不久的路易斯·巴拉干(Luis Bar-ragán) 于1980年获奖。1982年获奖者是凯文·罗切,1983年是贝聿铭,1984年是理查德·梅埃尔,他们都是美国建筑师。奥地利的汉斯·霍尔莱因于1985年获奖。德国的高特弗里德· 鲍姆(Gottfried Bohm)于1986获奖。丹下健三(Kenzo Tange)是获奖的第一位日本建筑师(1987),稹文彦(Fumihiko Maki)是第二位(1993)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Tadao Ando)第三位(1995)。美国的罗伯特·温图里于1991年获此荣誉,1992年则是葡萄牙的阿尔瓦罗·西扎(Alvaro Siza)。法国的克里斯蒂安·德波尔赞帕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于1994年获奖。已故美国建筑师戈尔顿·班沙弗特(Gordon Bunshaft)和巴西的奥斯卡尔·尼迈耶(Oscar Niemeyer)于1988年获奖。美国的弗兰克·盖赫里于1989获奖, 1990年获奖的是意大利的今已故去的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1996年,西班牙的拉斐尔·门伊(Rafael Moneo)获奖。1997年是挪威的思卫勒·费恩(Sverre Fehn)。1998年,意大利的莱佐·皮亚诺(Renzo Piano)获奖,2000年获奖者是荷兰的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2001年获此殊荣的是两位瑞士建筑师:雅克思·赫尔佐格(Jacques Herzog)和皮埃尔·德梅隆(Pierre de Meuron)。澳大利亚的格莱恩·马尔库特(Glenn Murcutt)于2002年赢得桂冠。丹麦的建筑师荣·伍重(Jφrn Utzon)获得2003年普里茨克奖。

双面人——扎哈·哈迪德

思想导致一切,正因为她思想上的双面性,才能导致他建筑作品中运用形式的矛盾。在后现代主义时代的今天,一切建筑在一般层次上需要满足的需求有两点:一,实用性;二,外在形式的美观。解构主义也不能例外,哈迪德在满足实用条件的基础上,发挥她个人巨大的才华,以求建造出她心中最美丽的建筑。在他思想根源的驱动下,她选择了两个最矛盾的几何体来作为她表达形式的武器,这就是三角和曲线。三角,它在几何学中代表着一种最稳定的图形,同时,它给人以尖锐,不可靠近的心理感受,而曲线,则是在流动,易变的图形,给人一种平缓,亲和的心理感受。三角和曲线在很多层面上暗示着她的人生经历,两种文化在她身上冲刷过的痕迹。维特拉消防站的三角直入天际,U-LOFT厅的曲线舒畅人心,两种特点给大家的是两份喜悦,她相信,没有什么比他的建筑更为称奇的了。

密斯说过:“要赋予建筑以形式,只能是赋予今天的形式,而不应是昨天的,也不应是明天的,只有这样的建筑才是有创造性的。”建筑是时代的产物,时代又是以生产力为体现,当大机器生产的时代完全征服了小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后,建筑必然受到影响,才会出现符合当时状况的现代主义的萌芽,并最终在20世纪前中期的统治地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人类社会出现了近100年的现代主义也开始被更多的各具特色的风格和流派所覆盖,世界建筑的趋同必将再次走向风格多样化,而作为解构主义的领军人物之一的哈迪德则将继续着她对解构主义的诠释。解构主义作为一种建筑流派,,以法国的哲学家德里达为理论开始,分别产生了以盖里、屈米哈迪德等几人为代表的进行着他们对哲学的理解,从而创作出富有意味的建筑。解构主义在不完整的定义中曾经提到:解构主义是一种对固有形式的反对和颠覆,表现为将一个整体(一般只现代主义的方体建筑)通过剖切、炸开再重组的方式来构造出一种新颖而又不失实用的空间,同时有在形式上满足他们的心理。这种直指心灵是通过作者对自己审美的极度暴露而产生的和观者的共鸣。解构主义的这种反对现代主义,只是他的一个点而已,真正的解构主义是在哲学上的提取,即:反对故有的一切,才是发展的开端。面对“故有”这个时间的词汇,一个相对中的词汇,本身就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概念的。而当今的建筑形式是一种杂乱的、百家争鸣却毫无中心性可言的时代,这个时代被称为后现代主义。作为以反对故有为生存之发的解构主义,对无中心的反对是什么?答案只有是去反对整个时代。因为时代决定人的意识,反对人当前的意识,就是反对故有,从而引导前行。哈迪德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把她的建筑有意识的转向了一种未知、迷惑、空虚、诱惑的境界,以其来反对现在建筑的缺乏生命力、想象力、人情味,同时反映当今社会人们心灵中空虚、迷惑又易受诱惑的特点。可以看出,哈迪德想要铸造的是一种未来的精神建筑,未必健康,但是实际;未必实用,但是发人反醒。

正因为如此,哈迪德所建造的建筑是如此的非同一般,如同梦境中的未来世界,或是百年之后的外星基地。一个现代人就这样以自己敏锐的眼光洞察着自己眼前的世界,然后通过她的改造,完成她心中的世界。这是一种战胜感,一种征服感,如同她血液中的伊斯兰的锐气。无论何时、何地,求胜欲不减反增。一个男人般的野心表露无疑。

当她的建筑被表现出来的时候,有两种完全矛盾的处理方式出现在她的表现图上,那就是秩序和破坏。当一个建筑正以最秩序,最稳定的方式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时,而她的另一个作品则表现出一种惊人的差距,它以一种最破坏,最动荡的感觉出现在你的面前,甚至在一个建筑物中,两边的感受也是完全不同的,使你无法相信这来自于一人之手笔。这样的做法,正是她的精神根源和直觉告知她的。他不相信和谐,融合,她说:“如果你旁边有一堆屎,你也会去效仿它,就因为你想跟它和谐?”一个没有环境因素存在的建筑只能是一个未来建筑,他不能寻求一个和谐,只有保证自身的和谐,再用时间来使建筑象它和谐。这就是她作品和谐与破坏的出发点。她只需要一个满足她精神需求的建筑,无论是形式的和谐还是破坏,也无论和周围融合与否。

红色,紫色,蓝色,绿色,灯光为她的建筑渲染出她要的时代,场景,使人能快速的进入她铸造的未来中,但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颜色感觉和心理也出现在她的不同设计之中,红色,紫色代表着一种热情,性感,如同他心理中因为成功了而感觉的无尚的优越,而蓝色绿色则代表了那种阴森和恐惧,如同她在夜半因为孤独而产生的恐怖和惆怅。她是为女人,可能获得了其他女人永远无法得到的让人尊敬和荣誉,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另外一种失落。台湾大师李敖说过:“女人在获得自己所拥有的同时,得到的只是欲望的急速膨胀,而不是一种满足。”

扎哈·哈迪德作品欣赏:

2012年米兰设计周期间,英国著名建筑师zaha hadid与意大利大理石公司citco合作,设计了“the secret garden”(秘密花园)。这个小亭子将三个垂直表皮组合在一起。这些墙面是用形状不规则的拼图和多面大理石碎片制作的,它们组合成重复图案,共同形成一个三维的形态。碎片、褶皱和凹槽定义了作品的个性。这个解构的建筑物在几何与自然之间建立了对话,促进了数字化设计和创新设计语言在大理石生产技术上的应用。

扎哈·哈迪德作品宝马中心大楼

扎哈·哈迪德作品“维特拉公司消防站”(Vitra Fire Station)

Vitra消防站VITRAFIRE STATION

PIERRES VIVES大厦

扎哈的辛辛那提当代艺术中心

扎哈·哈迪德作品广州歌剧院

扎哈·哈迪德作品

奥姆尼亚特控股公司(Omniyat Holdings)下属的总部设在迪拜的房地产开发子公司“奥姆尼亚特房地产公司”(Omniyat Properties),雇用了世界著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设计它的最新的商业项目“舞蹈大厦”(Dancing Towers)。“奥姆尼亚特房地产公司”的官员说,这个项目位于“商业湾”首期开发区,它将是一个混合使用的商业和零售业项目。“舞蹈大厦”的建筑设计利用了舞蹈动作的流动性的概念,将三座建筑融合成为一个整体。三座楼共享一个基座,两两连接起来,在第7层,写字楼和旅馆这座塔楼将和另一座连接起来;同时,在第38层,住宅用的这座塔楼将和旅馆塔楼连接起来;而在旅馆塔楼的第65层,三座将融合起来,共同享有一个全景餐厅。据认为,三座塔楼融合的优势在于能让人们在一座大楼里就可以享受办公、居住和旅馆等服务。与“商业湾”的大多数摩天楼不同,“舞蹈大厦”将不建筑在一个平台高度上。

扎哈·哈迪德作品:Tondonia酿酒厂

扎哈·哈迪德:宝马汽车公司

扎哈·哈迪德作品伦敦水上中心

扎哈·哈迪德作品欣赏

[请保留:后时代 http://www.houshidai.com/]

格格物
喜欢,就收藏到自己的地盘吧:

我要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