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设计

作为现代主义最后一个建筑大师,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探索了中国传统园林思想在现代审美中的新方向,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北街。1960年建立,2006年10月建成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东、西、中3路,中路立体建筑为殿堂型式,梁坊满饰苏式彩绘,入口处侧门,有文征明手植紫藤,内部东侧有太平天国古典舞台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博物馆官方网站:http://www.szmuseum.com/

苏州博物馆建筑特点:

苏州博物馆为苏州地方综合性博物馆。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是保存至今最完整的一座太平天国王府建筑。整座建筑雄伟壮丽、曲折宏敞。 太平天国忠王府旧址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保存着400 余方秀丽典雅的苏式梁枋彩绘,九幅清新隽秀的彩绘壁画,以及浑厚朴实的龙凤纹窗相和神态生动的石狮等太平天国时期的艺术珍品。 该馆于1958年8月开始筹备,196O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全馆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00余平方米。该馆馆藏各种文物约30000件,以出土文物、古代书画和古代工艺品见长。

这座投资达3.39亿元的新馆建筑和相伴的忠王府古建筑交相辉映,总建筑面积26500平方米,其中忠王府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地面一层为主,局部二层;新馆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为充分尊重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博物馆新馆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也是以一层为主,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修旧如旧”的忠王府古建筑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新馆建筑珠联璧合,从而使苏州博物馆新馆成为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在整体布局上,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其建筑风格的延伸。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新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机理都恰到好处。

新馆正门对面的步行街南侧,为河畔小广场。小广场两侧按“修旧如旧”原则修复的一组沿街古建筑,古色古香,成为集书画、工艺、茶楼、小吃等于一体的公众服务配套区。

贝聿铭苏州园林设计风格:

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

新的博物馆庭院,较小的展区,以及行政管理区的庭院在造景设计上摆脱了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思路。而新的设计思路是为每个花园寻求新的导向和主题,把传统园林风景设计的精髓不断挖掘提炼并形成未来中国园林建筑发展的方向。

尽管白色粉墙将成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机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一一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新的几何效果。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并让参观者感到心旷神怡。玻璃屋顶和石屋顶的构造系统也源于传统的屋面系统,过去的木梁和木椽构架系统将被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木作和涂料组成的顶棚系统所取代。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

馆建筑与创新的园艺是互相依托的,贝聿铭设计了一个主庭院和若干小内庭院,布局精巧。其中,最为独到的是中轴线上的北部庭院,不仅使游客透过大堂玻璃可一睹江南水景特色,而且庭院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新旧园景融为一体。

据说,位于中央大厅北部的主庭院的设置是最让贝聿铭煞费苦心的。主庭院东、南、西三面由新馆建筑相围,北面与拙政园相邻,大约占新馆面积的1/5空间。这是一座在古典园林元素基础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山水园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水景始于北墙西北角,仿佛由拙政园西引水而出;北墙之下为独创的片石假山。当问及为何不采用传统的太湖石时,贝聿铭曾说过,传统假山艺术已无法超过。一辈子创新的大师,不愿步前人的后尘。这种“以壁为纸,以石为绘” ,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和剪影效果。使人看起来仿佛与旁边的拙政园相连,新旧园景笔断意连,巧妙地融为了一体。

这种在城市机理上的嵌合,还表现在东北街河北侧1~2层商业建筑的设计,新馆入口广场和东北街河的贯通;亲仁堂和张氏义庄整体移建后作为吴门画派博物馆与民族博物馆区相融合,保留忠王府西侧原张宅“小姐楼”(位于补园南、行政办公区北端)作为饭店和茶楼用等;新址内惟一值得保留的挺拔玉兰树也经贝先生设计,恰到好处地置于前院东南角。

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新馆视频-上 [央视人物]

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新馆视频-下 [央视人物]

苏州博物馆展区:

新馆西部主展区和东部次展区的文物展示面积共有3600平方米,分布着各具特色的大小展厅32间,文物展品上起远古时代,下至明清及近现代,多为历代佳作和精品。

展区设有“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这4个富有苏州地方特色的系列常设展览。其中位于地下一层的“吴地遗珍”系列包括史前陶器、玉器等主题展室。地面一层的“吴塔国宝”系列包括虎丘云岩寺塔佛教文物和瑞光寺塔佛教文物两个主题展室等。

该馆基本陈列《苏州历史陈列》,展示苏州自2万年前旧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社会发展历史概貌,尤其对春秋吴王阖闾元年(公元前514)建城2500年以来,出现在春秋、唐宋、明清历史时期3个经济文化发展高峰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等有较多的反映。

位于新馆东部的现代艺术厅展出了绘画大师赵无极、现代艺术家蔡国强和徐冰的作品。赵无极的18幅“抒情抽象派 ”代表作、蔡国强的纸本火药画《吴王剑》以及徐冰的装置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等视角独特、充满创意的作品,给参观者带来了一场现代艺术盛宴。

苏州博物馆效果图

苏州博物馆设计细节

如果说前庭是整个空间乐趣的前奏的话,那么只有在走入室内之后,才会发现整个空间的动人之处。贝先生一改通常的四方形空间,将中庭设计成八角形,同时随着层高的递增而变换墙面造型,体现了错落有致的江南斜坡屋顶的建筑特色。其中,三角形与菱形是主要的造型元素,灰色的涂料强调出各个形体的转折,形成了丰富、充满节奏的空间效果。同时,由于形体多变,透过顶窗照射进来的阳光形成了有趣且微妙的光影效果,强调了空间的戏剧性。正对入口的是一整面落地玻璃,外面的园林景色一览无余,成为中庭最引人入胜的风景。两侧的墙面上有两个菱形的窗洞,透射出的依然是室外的绿色景观,像极了两幅挂在墙上的画。不难发现,简单的几何形是设计师塑造空间的语言,然而这些现代的设计元素通过穿插与组合,创造出来的却是充满传统味道的空间气质。中庭的吊灯也是独立设计的,将传统中式花灯取其形,再利用方形与菱形的结构将传统精神完美地与现代材料结合而成。


 
正对入口墙面上的两个菱形窗将远处景观巧妙地借入了室内

阳光透过金属百叶照射入室内,在墙面上形成了会随时间发生变化的光影图案。
 
光影趣味:物境与心境的交融

情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情为主,景是客,情景交融,相辅相生,这才是中国传统的空间本质。苏州博物馆之所以能让人感受到传统美学的魅力,就是因为设计师很好地创造出了丰富多样的空间气质,而光影就是让这些景与人们产生互动与共鸣的直接因素。可以这么说,光与影一直是空间设计的第四大造型元素,它能让室内室外环境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的名言,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光线的重要意义。而在苏州博物馆,贝老先生再一次让光影成为了空间的主角。

在建筑的中庭,阳光让整个空间充满祥和与大气。可能是借鉴了传统“老虎天窗”的做法,中庭的顶部是由玻璃材料做成的采光井。阳光肆无忌惮地透过玻璃倾泻下来,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地变换着投射角度。所以在不同的时刻,参差错落的墙面就会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有趣且丰富。同样,贝先生在处理小空间时,也一点不吝啬使用光影这一元素。三角形的二坡屋顶全部是由金属百叶和玻璃组成的,为了体现传统园林的特色,所有的金属百叶都被木质的贴面材料所包裹。阳光透过这些条状结构在墙面上形成了连续的光影图案,让原本单调的走廊顿时生机勃勃,饶有趣味。

色彩表情:传统与现代的抽象

任何空间,色彩总是首先进入人们的视线,而同时,色彩比形式更能表现空间的情趣。在中国的传统空间美学中,讲求以景叙事,情景交融,色彩在其中当然也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与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其他城市标志性建筑物不同,苏州博物馆采用了一种特别低调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美。为了与周围环境协调,博物馆外墙与内墙都以纯净的白色作为主基调,仅仅在空间转折处用灰色的线条来勾勒外形,同时,深灰色石材的屋面与白墙相配,为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雨后,灰色的线条则变成深邃的黑色,如同中国画中浓重的笔墨,描绘着朦胧的江南烟雨。


 
室内小景的设计概念来源于传统园林的借景手法,远处的风景不经意之间成为了墙上一幅流动的装饰画。

“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 ———苏州博物馆新馆

一、地理位置

初展身姿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苏州古城拙政园保护区内,其东侧与太平王国忠王府遗址紧邻,北侧为举世闻名的苏州园林之冠 ———拙政园(拙政园为世界遗产,忠王府和拙政园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为东北街,西侧是齐门路,总占地约11000余平方米。

二、建筑构图

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平面功能布置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共计建筑面积约17000余平方米。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地上部分按功能基本可以划分为三大块:即中部为入口门廊前庭院,中央大厅和山水庭主庭院;西部为院落式的主展区,东部为办公、商店、休息服务区,以及部分临时展厅。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而地下部分为博物馆辅助功能用房(如修复、馆藏、多功能厅等)。以及博物馆的“动力中心”车库等。修旧如旧的忠王府古建筑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以陈列忠王府文物及其它展出,与新馆建筑妙相辉映,珠联璧合,从而使新的苏州博物馆成为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三、建筑风格的塑造

建筑风格和形式上具有强烈的“中而新,苏而新”的特点。 “苏”主要体现在与苏州古城风貌和人文内涵的融合;“新”主要体现在用材上。贝聿铭大师用他的智慧和独特的设计风格,使“新”充满了 “苏味”,变成了创新的“苏”和创新的“中”。新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科技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奇妙的几何效果。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光线的层次变化,让人入诗入画,妙不可言。“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的名言。

1.形体处理

几个八角形的大厅,主体几何形的屋顶切割,既解决了屋顶采光问题,也使体量得以减小,充满了智慧、情趣与匠心。设计以三角形(菱形)作为内外造型的母体元素反复运用,无论是体块切割,还是立面开窗以及屋面钢结构屋架、天窗,都用得恰如其分。屋顶的框架线由大小正方形和三角形构成,框架内的玻璃和白色天花互相交错,像是一幅几何形错觉绘画,给人以奇妙而又统一的视觉冲击,留下深刻的印象。新馆与拙政园相互借景、相互辉映,它将成为一代名园拙政园的现代化延续。

2.传统与现代的对比与对话

建筑材料的运用上,以“中国黑”花岗石片石取代砖瓦,切割成菱形体块,干挂在不锈钢板做成的坡屋面上,黑中带灰的“中国黑”,淋了雨是黑的,太阳一照变成深灰色。深灰色石材的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并与墙身连成一体。在传统与现代创新结合上独具匠心、为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建筑色彩采用苏州传统的黑、白、灰色,显得素雅、高贵。值得一提的是该建筑的室内设计包括每一个陈列橱柜及陈列布置设计,均由建筑师精心设计,和建筑室内外空间形成统一的整体。其室内部分的顶部木材板料,地面的铺装,以及墙身处理,简洁大方并和建筑整体设计和谐统一,朴实无华。在大厅、走道顶部,屋面钢架、玻璃屋顶上及展厅高窗部位,其木纹金属遮光条的广泛应用,使博物馆充满温暖柔和的阳光。

3.结构特点

在这个有着众多著名古典建筑的“文化圣地”上建一座地下一层,深度为5.5m-8.5m,地上一层,局部二层的21世纪新馆建筑,为不影响周边的建筑,基础采用了天然地基上的筏板基础,并且用厚板加毛石混凝土压重的方案解决地下室的抗浮问题。由于建筑使用功能的需要,地下室超长,结构设计时采用了多道措施,防止混凝土收缩裂缝。结构体系为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既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又较好地配合建筑功能,方便博物馆的布展。此外结构上还采用了新颖的钢结构桁架作为屋面结构,以现代钢结构替代苏州传统建筑的木构材料,既符合建筑造型需要,又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美感,实现了苏州博物馆“中而新,苏而新”,“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理念,“绣”出了一幅“传统苏州”和“现代苏州”相融合的“双面绣”。

4.机电设备

⑴给排水:

给水采用变频恒压供水,地下室面积较大,地下室污水采用潜水泵抽升排水。屋面形式复杂,采用虹吸雨水系统及重力雨水相结合。消防设置消火栓及喷淋系统,喷头布置根据装饰要求精确定位,部分玻璃天棚处均采用侧墙喷头,使喷头布置即满足规范要求又不影响装饰效果。

⑵暖通:

空调冷冻机采用一次泵变频技术,展厅、走道等公共区域采用定风量全空气系统,办公、会议室等采用VAV变风量系统。为配合建筑师为展厅、走道等公共区域的布置要求,本工程的风口布置设计花费了很大心思,展厅中看不见送回风口,利用展柜的后部作斜侧送风,展柜离地的间隙作回风处理,取得了很好的视觉效果及实际使用效果。

⑶电气:

采用两路10KV独立电源加柴油发电机组合容量备用的可靠供电方案;所有公共场所的照明灯具均采用计算机集中控制管理;具备完善的、先进的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

5.庭院与建筑环境效果

庭院景观设计充分考虑了苏州的人文内涵,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的风格,结合苏州悠久的地域历史文化特色,充分尊重博物馆的周围环境实际。按照“苏而新”的设计理念,总体布局中设计了若干个各具特色、布置精美的庭院。庭院将内外空间串联,使自然融于建筑。特别是位于中央大厅北部的主庭院,东、南、西三面由新馆建筑相围,北面与拙政园相邻,大约占新馆面积的五分之一空间,这是一座在古典园林元素基础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山水园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水景始于北墙西北角,仿佛由拙政园西引水而出;北墙之下为独创的石片假山。这种“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和剪影效果。使人看起来仿佛与旁边的拙政园相连,新旧园景笔断意连,巧妙地融为了一体。在朦胧的江南烟雨笼罩中,营造出了米芾水墨山水画的意境。且看米芾词云:“奇胜处,每凭栏,定忘还。好山如画,水连云萦,无计成闲”。构成传统和现代完美结合的“苏而新”山水画。

四、“后时代”古典与现代的结合

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群设计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风格,在现代几何造型中体现了错落有致、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特色,与周边古建筑和谐融合,相映成趣,成为展示传统苏州和现代苏州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两院院士吴良镛和周干峙对设计方案表示赞赏。他们认为,新馆设计方案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肌理都恰到好处。全国著名文博专家罗哲文老先生认为新馆设计是谨慎的,建筑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

苏州是幸运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作为贝聿铭大师的“封刀之作”,被他视为“最亲爱的小女儿”。

苏州博物馆设计细节

贝聿铭苏州记忆:

苏州是贝聿铭的故乡。在狮子林,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贝氏祠堂,而民俗博物馆里,还完好保存着贝氏家族历代祠牌。

贝聿铭的童年记忆中,狮子林分量不轻。当年,贝氏家族是苏沪名门,诞生了“颜料大王”贝润生、“金融巨子”贝祖诒等名人。贝聿铭出生后,在香港度过童年,10岁时全家迁往上海,从那时起,几乎每年寒暑假,贝聿铭都是回苏州过的。贝聿铭的祖父贝哉安直到去世时,一直住在苏州的西花桥巷,那儿离狮子林很近。狮子林当时是贝氏的家族产业,贝聿铭经常在里面嬉戏,玩耍。直到1935年他离开上海去美国求学,一走就是半个多世纪。

狮子林管理处园管科科长钱培兴还记得贝老首度回乡时的景象。1996年,80岁的贝聿铭应家乡政府的邀请回到苏州。对乡情的思念,使得贝聿铭冒雨赶到西花巷去拜访老宅和故人。此时,老宅已不再,只留给贝老无尽的回忆。贝老80岁大寿当天,生日晚会安排在狮子林,晚会上,他接受苏州市政府的聘书,从此担任苏州城市建设高级顾问。是夜,贝聿铭徜徉在族叔公贝仁元修造的、现为世人公有的狮子林里,感慨世事沧桑巨变之余,挥笔写下七个字:“云林画本旧无双”。这位世界建筑界的巨子,那夜想必难寐。

苏州博物馆夜景

接受挑战

2001年夏天,在中银大厦竣工酒会上,苏州市政府首次向贝聿铭提出设计苏博新馆的邀请,当时贝老并未表态。次年春节,陈嵘与市相关领导一起,奔赴美国贝氏公司游说,这一回,面对家乡父老的殷切期待,老人表示“要去看看”。

陈嵘印象深刻地告诉记者,在美国她切身感受了贝老的名望:在法国餐馆共进晚餐时,一位来自荷兰的年轻学生当场向贝老赠送自带的名贵红酒,并索取签名;参观贝老设计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时,一行人发现大理石墙上“贝聿铭”的名字,已因千万人的摩挲而变得闪闪发亮……

因此次拜访,贝聿铭对设计苏博新馆陡生兴趣。虽然他的小儿子、著名建筑师贝礼中,对新馆设计也表示出很大的兴趣,但贝老严肃表示:“这个设计要是我做不了,我的儿子更不能做。因为他们的中文已经生疏了,对中国文化不够了解。”寥寥数语,自信心与使命感溢于言表。

随后,贝聿铭要求有关部门向他提供各种资料,从苏州水文情况、历史掌故到拙政园、忠王府沿革,甚至包括了东北街上每一棵树木的位置。直到亲临现场考察后,于2002年4月30日与有关部门正式签订协议,决心把此生最后一座作品留给故乡。

灵感闪现

决心设计苏博新馆后,2002年5月,贝聿铭开始了新馆的概念性设计。4个月后,当苏州专家再次来到美国时,贝老自豪地拿出新馆图纸说:“你们看,哪儿是新馆,哪儿是旧馆?”当年冬天,贝聿铭带着夫人再次来到苏州博物馆实地考察。苏州市文广局领导特地安排一出昆剧演出《游园惊梦》——贝家与昆曲渊源颇深,贝聿铭的堂叔贝晋眉,还教过“传”字辈,是一代昆曲大师。当晚的主要演员王芳回忆说,那天演出,地点就在忠王府古戏台,演出从下午开始,持续一个多小时。当天天气很冷,贝老身穿深灰色西服,一直兴致勃勃。演出结束后,考虑到贝老夫妇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演员们要主动下台与贝老合影,但贝老坚决不同意,主动上台与演员们握手。

或许是这场演出触动了贝聿铭的灵感,又经过大半年时间的设计,贝老拿出了新馆设计方案。

苏州博物馆模型

苏州博物馆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苏州博物馆作为一个现代建筑,却具有了比一般现代建筑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随处可见,既有传统符号的明显特征,又作了恰当的提炼和改变,既有古韵,又有今味,不愧为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典型代表,从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在整馆设计当中对传统文化符号的具体运用。

一、造型布局

1.片石假山——传统山水画的当代情怀苏州博物馆也是个园林式的设计,假山是园林式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如何将假山设计得不落入俗套而又有新意,贝聿铭机智地求助于了传统元素。“苏州园林的假山,往往注重山的体量感和立体感,注重所谓漏、透、瘦,这些假山大多具有可穿透性和可攀爬性,换句话说,苏州或中国园林的假山,虽然不是真实的山,却是有相当厚度、可以供游人栖息的所在,有的假山内甚至会有很深很长的洞穴。”[1]而贝聿铭认为传统苏州园林的假山已经做到了极致,要想超越更是难上加难,只能另辟蹊经。传统水墨画给了他灵感,他将假山作为一副水墨画作品的主题元素,虽然材料仍然是石头,但已经不是仅仅表现假山那么简单了,以壁为纸,以石入画,将石头嵌入水池的时候,墙壁上出现了一幅立体的水墨画图景,将原本平面的意象生动地展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们为之一振,已分不出哪些是假景,哪些是真石了。这面墙面也成为苏州博物馆的点睛之笔,体现了设计师在运用传统元素上又加入现代观念的成功结合。

2.叠落山墙——错落有致的节奏之美叠落山墙又称马头墙,特点是两侧山墙高出屋面,随屋顶的斜坡而呈阶梯形。徽派民居建筑高大封闭的墙体,显得静止呆板,因马头墙的设计错落有致,从而显示出动态的美感。苏州博物馆的墙体设计,也采用了传统马头墙的元素,组成错落有致的叠落山墙,虽然新馆由于屋顶与传统屋瓦结构相异而让这种墙体的结构与传统马头墙有所区别,但是它们在这种墙体的动态美表现上是一致的。马头墙被视为徽派建筑的特色元素在现代建筑中广泛应用,但是有些现代建筑为了体现传统特色而抽取这种传统元素并照搬到现代建筑中,大多显得格格不入甚至给视觉上带来不舒服的感觉,而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贝聿铭既没有照搬传统民居的屋顶结构,并为了这种新型的屋顶创意而对传统的马头墙进行了一些改变,沿用了传统符号特征,抽象变通的运用,追求神似而不是简单地在形式上模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贝氏马头墙”,或许我们已经看不到了“马头”的影子,直接称之为“叠落山墙”或许更为贴切,高低的起伏,显得层次分明。这种起伏的墙面用深灰色的“线条”加以勾画和划分,既有线的柔和,又有明显的体面。这种处理,我们可以理解成贝聿铭先生在做传统绘画的线描和勾勒。与此同时,对墙面的划分也不是随意的,“对大墙面的划分起到了减少建筑体量感的效果;墙上部的再划分完成了墙面与屋顶的过渡;对洞口的勾勒突出了洞口的画框感;而对墙转角延伸至屋顶的勾勒,则是强调了墙与顶的连续性。”[2]形式上的动态美加上线条的点缀,奏响了江南建筑的节奏之美。

二、色彩形式

1.粉墙黛瓦——清新雅致的江南之色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与传统元素息息相关,除了在造型上采用了传统山水画和叠落山墙等元素,在色彩上我们也能依稀找到传统的影子。传统苏州民居均以粉墙黛瓦为主要色调,淡雅、素净、朴实无华,这一传统的建筑色彩的形成既是因为因地制宜发挥地方建筑材质、色泽、质感之特征,又因为它适应了苏州地区温湿的气候,再者,这种自然的色调源于吴文化的长期孕育,并与苏州太湖水系清新雅致,青黛秀逸的色调如出一辙,给人以恬静、优雅之感。由于传统色彩运用的成功,苏州博物馆也继续沿用了这种带有明显地域特征的色彩:粉墙黛瓦格局,加之经过简化、雅化的装饰性灰色边饰,带有东方意味的线条之美,既体现出与片石假山相呼应的中国水墨情趣又体现了西方现代抽象画的装饰和平面美。运用传统色彩并加入了具有现代特征的抽象线条,不完全照搬又具有创意,这就是苏州博物馆的独到之处。

2.灰色线条——中国传统的线条之美如上描述,苏馆馆外的装饰除了粉墙黛瓦之外,最明显的就是切割墙体块面的灰色线条,几乎在每个墙体的转角处都画有这样的线条,将墙面划分成一个一个几何体。这种淡雅的灰色线条不仅起到了划分结构的作用,它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线条之美。唐代画家张彦远所提出的“书画同源”这一命题最主要也是因为中国艺术中拥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书画都是以线条为主体的艺术,都侧重线条之美。“线条是宇宙万物在人类视状中构成形象的基本要素,极短的静止的线条就是点,排列的线条又形成面。”[3]从最原始的岩洞壁画开始,中国艺术就与线条结下了不解之缘,历代的中国绘画都带有强烈的线条特征(这与西方艺术讲究的体积,空间透视截然不同),除此之外,中国的书法让中国的线条艺术发展到了极致,发展起来了有关线条的“厚重、沉毅、豪放、苍劲、古拙、潇洒、空灵”等等之美,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当代,对线条美的强调已经深入国人的骨髓,苏州博物馆的诠释也再次唤起了人们对线条的亲切感。

三、传统文化精神

1. 虚实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之魂

“虚”与“实”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虚实论,认为天地万物以及一切艺术和审美活动都是虚与实的统一,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唯有实现虚与实的统一,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清初文人赵执信在他的《谈艺录》序言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虚’与‘实’统一的这种美学艺术境界,他说:‘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固宛然在也。’从‘一鳞一爪’(实)见‘龙之首尾’,龙之‘神’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否则便索然无味了。”[4]苏州博物馆设计中的虚实结合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贝老在设计中有意缩小了新馆的建筑面积,而留出了一大片的庭院和水塘,在它们上方形成的空间让我们很自然联想到了中国画中的“留白”,这种“留白”的用意不外乎增加建筑的灵气和减少建筑太多对空间造成的压迫感,让这种“留白”形成与建筑物之间的虚实对照。其中这片庭院造成的空间是“虚”,周围的建筑是“实”,整个空间在纵轴上形成了开阔的视野空间表现为“虚’,周围室内空间形态相对于室外空间表现为一种“实”。这种虚实相间的空间构成手法和中国画留白所创造的空间形态手法是相似的;再如,在朦胧的江南,烟雨下的苏馆呈现出虚实相生的水墨画意境,这种“虚”的意境不单单是因为烟雨的造就,更是因为具体设计的延伸,比如光滑平坦的庭院倒影出清秀的建筑物,那亦真亦幻的片石假山在雨雾的柔化下完全融入到了这种意境,让观者充满无限遐想。2. 隐喻内敛——中国传统精神的人格之美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处处可见含蓄内敛的表现方式,从造型、用材、色彩等方面都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人的优雅气质。首先,苏州博物馆的整个建筑群为了协调周围的建筑,总体高度都很低,分为首层、二层和地下层,将建筑逐渐分散到四周的布置上,遵循“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原则,这种毫不张扬的建筑布局正彰显了中国人谦卑、含蓄的精神特质。其次,整个建筑的选材也尽量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除部分门窗外,墙面和屋顶都是采用的混凝土构筑,但外墙和内墙都以纯净的白色作为主基调,仅仅在空间转折处用灰色的线条来勾勒外形,同时,深灰色石材的屋面与白墙相配,简单、素雅,苏州博物馆的这种青白相间的地域色调体现了“道法自然”的宇宙观,展现了中国传统精神中的亲近自然,崇尚自然的内敛品质。

四、结语

对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是现代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重要手段,古建筑专家陈从周先生认为,苏州建筑以“柔和、雅洁”著称,而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也以“精、巧、雅”为主要特色,整个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在现代设计的基础上加入了对本土文化和景观符号的挖掘和对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让建筑具有时代特征,同时也不失民族文化特色,这也值得我们思考,或许这种饱含民族文化价值的设计才是最能得到认同的作品,可能这也是设计师们不断追求的。
  
  参考文献:
  [1]万书元.贝聿铭苏州博物馆漫评[J].艺苑,2008,(09):13.
  [2]洪杰.贝聿铭的探索——阅读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几点体会[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8,(04): 65.
  [3]杨英杰.书法艺术的线条美[J].天水师专学报(哲社版),1991,(02):143-145.
  [4]邴波.艺术创作中虚实结合原因探究.西部学坛[J],1998,(02):25-28.

——————————-华丽分割线——————————-

更多贝聿铭作品介绍:

贝聿铭 Ieoh Ming Pei作品详解>>

苏州博物馆模型设计文本>>

贝聿铭苏州博物馆60多图欣赏>>

[部分来源互联网 后时代编辑]

格格物
喜欢,就收藏到自己的地盘吧:

2 条评论了 “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设计”

  • ding9181
    13 一月, 2013 20:41

    :H1: 一月5号。。。要是能早两天发。。。老子考研都能用上了啊。。。。 :H7:

引用

  1. INT-326-04 Week 5-Textiles – int326_fa18

我要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