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是什么?
谁都有可能去颠覆时代,需要大家抓住机会。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的电子产品也开始增加移动方面的功能,比如过去只能用来看时间的手表,现今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家庭网络与互联网相连,显示来电信息、Twitter和新闻feeds、天气信息等内容。
这种新手表可被称作智能手表,某些已经上市销售,某些还处于样品测试阶段。这类产品主要是为消费者在不方便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下使用而设计的,比如正在骑自行车或手上提满了东西的时候。
智能手机一直在飚性能时候,一些日常穿戴用品也悄悄接入了“网络”,置入了特殊感应器和芯片之后,再与智能手机互联,摇身一变就成了一件充满科技感的小配件,智能手表的出现印证了这一趋势。那么现在智能手表都能完成怎样的功能并以怎样的形态出现呢?
1、到底什么是最适合智能手表的交互方式?触控、按键、语音,NFC和Qi无线充电也可以说是一种交互方式。
2、智能手表是一个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提醒和信息显示的终端,但现在的产品能做到的主要还是信息的显示和提醒,怎样加强信息的获取和信息的处理器是更高阶的发展方向。
3、智能手表的真正实用场景是什么?现在手表的应用目的已经简化为看时间、装饰美观2个主要目的,功能性的运动手表还可以提供更多信息。但智能手表的存在形态和目的应该是怎样的呢?
智能手表概念虽然热了,产品形态依然太初级,这是一个需要3~5年才能发展成熟的产品,但这肯定是一个能有大变革的产品。
我们对于智能手表的期许是什么?绝不仅仅是智能手机的配件和通知接收器,也不是用奇怪姿势和扬声器打电话的物件。
三星 Galaxy Gear智能手表:
不管是外界还是三星自己,都认为 Galaxy Gear 智能手表是一款快节奏的产品,在大部分大厂商还是试验观望的时候,三星已经推出了这款智能手表,并且大面积上市,切身可以看到的是,三星在这款手表身上花的营销成本并不比 Note 3 少。
自发布之后到现在,一个多月过去了,陆续也有不少消费者拿到了这款 Galaxy Gear 智能手表,那么,它的市场表现到底如何呢?
Galaxy Gear 需要和一个智能手机配套使用,但是它又和大多数的智能手机绝缘。Galaxy Gear 被设计成为应用通知的接收器,但是不支持目前绝大部分的 Android 应用,包括 Google 出品的大部分原生应用。兼容性和生态圈的重要性完全不亚于硬件本身,索尼的镜头相机 QX 100 和 QX 10 虽然使用起来并不方便,但由于支持目前大部分的智能手机,倒也赢得了喝彩。至于应用和生态圈的重要性就更不需要多言了,成功和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
可能是三星已经意识到,Galaxy Gear 仅支持一两款机型是让它作茧自缚,随后宣布三星 S4、S3 和 Note 2 在升级后将可以和 Galaxy Gear 配套使用,鉴于这三款机型的火热程度,Galaxy Gear 的适用范围大大增加了,但算起来,三星在美国智能手机总的份额是 24 %,即使今后三星全线机型支持 Galaxy Gear,仍然还有四分之三的智能手机在它的能力之外,与普适性还有非常大的距离,当然,三星想要建立自己的一个封闭王国就另当别论了。
对于三星 Galaxy Gear 的市场意义,我在之前已经说过,苹果这样在智能手表领域的后发者将是受益者,这一次有了 Galaxy Gear 打头阵,一则推广了智能手表的概念,二则对这一个新兴市场是一个验金石,各厂商也可以看看三星能否代表最广大的用户的根本利益,如果可以的话,赶紧效仿投入进入,如果不行,看看有哪里可以改进的。
Galaxy Gear 在百思买遇到的窘境印证了第二个说法,智能手表依旧是个不成熟的市场,大众被密集的推广阵势吸引进来后,发觉这个手表并不是他们需要的,于是退回就发生了。于大多数的人而言,可穿戴设备仍是个非必需的奢侈品,而诸如智能手表的高溢价也使得目前功能并不完善的智能手表显得性价比不足。
要知道,从“感兴趣”到“去买它”中间还隔着“有用处”和“买得起”,而后两者则是目前各大厂商真正需要去做的,但厂商们盯着可穿戴设备产品的高溢价和目前功能的不完善仍是问题所在。当然,在一个新兴领域,让消费者感兴趣也算是功德一件,而市场上缺少的则是一个一锤定音的产品。
界定 Galaxy Gear 的成功失败已没有什么意义,对于智能手表乃至可穿戴设备而言,借鉴,抱团仍应该是目前的主旋律。
Pebble智能手表:
号称第一款支持iOS功能的Pebble,这款设备可以通过蓝牙连接iPhone、Android手机,能够显示来电信息、查看短信和邮件。也可以下载应用支持运动计步,电子纸屏幕让续航达到了7天,5种颜色外观,最NB的是50米防水。
- 带背光的电子墨水屏,分辨率144*168
- 蓝牙2.1EDR + 4.0
- 震动
- 三项加速器,支持体感
- 需要客户端应用
- 信息显示
- 防水防尘(可应付雨天,可游泳)
Pebble也是KickStarter上的一个创业项目,目前已经获得超过一千万美元的捐助而得以启动。Pebble智能手表采用电子墨水屏幕,支持蓝牙2.1EDR以及4.0。通过在Android以及iOS上安装客户端,再用智能手机的蓝牙与Pebble连接之后,即可通过手表进行信息显示,目前支持包括短信邮件电话号码、天气以及社交信息的推送。
Pebble集成振动器,因此可以通过震动提醒,让你不会错过短信和电话。Pebble的电量足够使用一周以上,可以通过数据线进行充电。预定(官网),售价150美元。
官方网站:https://getpebble.com/
VIVOPlay智能手表:
- Wifi,GPS,GSM连接,支持通话
- 450mAh内置电池
- 仅有33g
- 可以续航48h
VivoPlay的定位是最小尺寸的家庭通信设备,因此配备了对GSM、Wifi的支持,并且支持GPS记录位置。不过要想控制它依然需要智能手机的帮忙(Android/iOS)。
VivoPlay面向儿童使用和佩戴,家长可以追踪孩子的移动轨迹,可以通过手表与孩子通话。在紧急情况下,按压VivoPlay的紧急按钮三秒钟,VivoPlay即可向内置的5个号码拨打电话拨打电话,报告位置,并记录现场声音。推出这款产品的Evadafilip公司表示,这款手表将在今年夏天推出,暂无售价。
官方网站:www.evadofilip.com
索尼 SmartWatch 智能手表:
索尼在去年4月份推出SmartWatch智能手表。手表运行Android 2.1操作系统,可以实现文本阅读、电子邮件以及更新社交网络等功能。
手表配备一块1.3英寸的OLED触摸屏,可以通过蓝牙与Android智能手机相连接。手表还有天气、音乐播放等功能,并能够通过振动和屏幕显示的方式提醒用户来电信息或其他消息。
目前,索尼SmartWatch的售价为149.9美元。
SmartWatch是一款较早推出的穿戴式计算产品,从时尚的外形,到丰富的功能特征,都表现出了比较出色的新产品形态和设计理念,即便采用的不是开源操作系统,这样的产品在功能和外观上依旧会有可能激发用户的购买欲望。但问题在于索尼不能保证用户购买SmartWatch之后不会揪心和抱怨,尤其是一系列繁琐的配对和应用下载前奏,直接会影响到手表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索尼在SmartWatch的 设计上并没有抓住智能手表的重点,而是生生的将智能手表捆绑在智能手机之上,离开了智能手机,SmartWatch将一无是处,甚至连开机到手表界面的能力都没有。虽然Google Glass同样需要依托智能 手机存在,但不同的是,在没有智能手机的情况下,Google Glass还可以用WiFi联网,这是SmartWatch无法望其项背的地方。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智能手表作为智能手机第二屏并没有任何不合理性,关键点在于具备优秀的用户体验的同时,还要保证手表的独立性,如果一款手表离开了手机,连最基本的时间功能都无法提供 ,那还谈什么智能手表?
最后:
受功耗的限制,操作系统最好是放弃安卓。项目经理Alan Lan表示,为了保持低的功耗,主芯片采用SiLab的RFM32主控SoC,推荐搭载嵌入式小内核的RTOS实时操作系统(RTX、FreeRTOX、uC/OS-II/-III),最高主频可达48MHz,待机功耗小于1uA,运行功耗220uA/MHz。他表示,该处理器配上MEMS传感器和蓝牙2.1/4.0,搭配单色或灰阶显示屏,待机可以达到10天以上。
因为尺寸的缘故或者出于放到考虑,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手机放在包包里或者贴身的衣兜中,接打电话时手忙脚乱确实不够方便。当人们将实现放到手表以及其它穿戴用品上时,这些产品的智能化也变成了科技改变生活的下一个新方向,而目前智能手机越来越强大的计算能力,也为更多的智能配件提供了基础。
事关体验的应用(生态系统)。如前所述,由于屏幕的限制,现如今无论是苹果的iOS,还是谷歌的Android的应用绝大部分肯定不适宜在智能手表上使用,即便能够使用,体验也比不上在具有针对性开发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中,所以至少需要适配性的二次开发,这也是为何支持三星Galaxy Gear的应用只有70款左右。和谷歌眼镜一样,要想发展和普及可穿戴计算设备,新的生态系统的建立必不可少。这也是为什么谷歌宣布将为其Google Glass单独开发应用生态系统的主要原因。可以说,如果厂商们想要在智能手表市场真有一番作为的话,苹果和谷歌面临的可能是生态系统的重塑,但谁都清楚这将是一个漫长和充满风险的过程。
综合上面的分析,智能手表等新型的可穿戴式计算设备如果依照目前厂商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惯性思维,尤其是附属物的模式来发展的话,挑战颇大,而惟有跳出这种惯性思维,以完全创新、颠覆的理念去打造智能手表产品才可能是成功的第一步,这之中既是当前移动互联网设备的延伸,更需要的是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