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的历史发展进程

鼠标发展年代进程:

1968年,鼠标的原型诞生;
1981年,第一只商业化鼠标诞生,仍旧是机械鼠标,出现滚球鼠标;
1983年,罗技发明了第一只光学机械式鼠标,成为日后的行业标准;
80年代初出现了第一代光电鼠标,它需要特殊的有栅格的鼠标垫,过高的成本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1999年,微软公司与安捷伦公司合作发布了IntelliEye光学引擎,以及第一只光学鼠标。

鼠标发展历史

鼠标的英文原名是“Mouse”,这是一个很难以翻译的单词,很多人对于这个词有很多的理解,什么“滑鼠”、“电子鼠”,但就是没有人将这个词直接翻译为老鼠或者耗子。

1968年12月9日,全世界第一个鼠标诞生于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它的发明者是Douglas Englebart博士。Englebart博士设计鼠标的初衷就是为了使计算机的操作更加简便,来代替键盘那繁琐的指令。他制作的鼠标是一只小木头盒子,工作原理是由它底部的小球带动枢轴转动,并带动变阻器改变阻值来产生位移信号,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屏幕上的光标就可以移动。自此,鼠标和PC就结下了那种难以用言语表达的不解之缘。

鼠标的使用令电脑操作更为简易,而风靡全球的Windows操作系统及其相关应用软件的普及亦加速了鼠标在PC间的广泛应用。一句话,鼠标的出现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为轻松方便。

从鼠标这个小东西出世到现在,时钟已经慢慢地走过了40年的历史。在这40年中,鼠标也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发展和变革。

1、从鼠标的结构而言

历史来说,鼠标的出现次序为机械式鼠标、光电机械式鼠标和光电式鼠标。由于机械式鼠标精度有限、传输速度慢及寿命低,所以基本上已被淘汰,并以同样价廉的光机式鼠标取而代之。光机式鼠标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台电脑中,但它无法避免机械磨损造成的损害。光电式鼠标诞生最晚,其中又分两种;旧式的光电鼠标需要使用专门的光栅做鼠标垫,不够方便,光栅磨损后也会影响精度;新式的鼠标采用一种名为“光眼”的新型光学引擎,精确度更高、可靠性更好。配除了这些标准应用鼠标之外,鼠标家族还有几位兄弟,其中包括专业应用中的轨迹球(Track ball)以及其它用于不同用途的专业鼠标。

2、从鼠标的接口而言

从鼠标的发展历史上看,最早出现于普通PC应用的鼠标采用的均为串行接口设计(梯形9针接口),随着PC机器上串口设备的逐渐增多,串口鼠标逐渐被采用新技术的PC/2接口鼠标所取代(小圆形接口);但是科技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即插即用理论的推出,使得采用USB接口的鼠标成为将来鼠标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对于一些有专业要求的用户而言,选用一种采用红外线信号来与电脑传递信息的无线鼠标也成为一种专业时尚。

3、从鼠标的按键而言

世界上的第一个鼠标是一款不是很标准的双键鼠标,鼠标发明后的将近20年,人们都“毫无怨言”地使用着当时看似完美的双键鼠标,但是随着电脑软件技术的发展,人们慢慢地发现:双键鼠标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控制的需要了,毕竟相对于键盘而言,鼠标上的按钮实在是太少了,所以人们开发了一些功能键以适应工作娱乐的要求;随着INTERNET技术以一种难以预料的速度在全世界范围扩散的时候,人们再度发现,原来在鼠标上加上一个小小的轮轴是那么便于浏览网页,这样,新一代的滚轮鼠标出现了,现在市场上的鼠标大多数以三键滚轮鼠标为主。这个滚轮还可以当做第三键使,它是Genius的专利发明,现在已经普及到我们千家万户。

虽然说鼠标的发展速度和其他的电脑硬件产品相比似乎慢了许多,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说,鼠标的发展使得鼠标的功能越来越强、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给我们操作电脑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鼠标发展详细历史:

X-Y-mouse

第一个电脑鼠标是道格拉斯·英格巴特(Dougles Englebart)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发明并发展起来的,并在1970年11月17日注册为专利。道格拉斯工作于斯坦福研究院,这是一个斯坦福大学赞助的智囊团。他最早把它称作“显示系统X-Y坐标位置指示器”。鼠标最早在1973年应用在施乐的 Alto 计算机系统上,但是这并不成功,所以我们一般把苹果的 Lisa 机上的鼠标记作它的第一次商用化应用。

1968年12月9日Engilehbart 博士在IEEE会议上展示的世界上第一个鼠标,一个木质的小盒子,盒子下面有两个互相垂直的轮子,每个轮子带动一个机械变阻器获得X、Y轴上的位移,在盒子的上面则有一个按钮开关提供连通信号。这款鼠标的鼻祖与今天的鼠标结构大不相同,甚至还需要外置电源给他供电才能正常工作。(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于1956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电气工程与计算机博士学位,后来在著名的斯坦福研究所供职。1989年,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和女儿克里蒂娜?恩格尔巴特在美国硅谷创建了Bootstrap研究所,并于1998年获得世界计算机界最权威的奖项——图灵奖。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他就发表了一篇题为《放大人类智力》(Augmenting the Human Intellect)的文章,提出了要把计算机作为人类智慧的放大器的观点。实际上对他来说,鼠标器只不过是他所有成果中的一个小发明。但他提出的那些气魄辉宏的计算机理论却远远不及他发明的鼠标器广为世人所知晓。)

Lisa

上世纪70年代,美国施乐公司将鼠标进一步升级,并在1981年“施乐之星”电脑操作系统诞生之际推出第一只商业化鼠标。但直到苹果公司以4万美元从斯坦福研究所买下鼠标生产许可证后,鼠标技术才算真正起飞。

苹果的Lisa机鼠标(A9M0050)是第一个完全商业化的鼠标,并投入到市场,它基于了70年代用在施乐帕克研究中心 Alto 计算机的成果。让这个鼠标与众不同的一点是它使用了一个钢球,而不是之后出现的现代鼠标里的橡胶球。虽然说鼠标是从苹果发展起来的,但是实际上它的设计工作来自一个外部厂商 —— Hovey-Kelley( 1991改名为 IDEO),这个公司为了使鼠标尽善尽美,它的核心团队设计了上百种原型并进行了全面的测试。

1983年苹果公司受到仙童公司著名STAR计算机的启发,在当年推出的Iisa电脑上第一次使用了鼠标作为GUI界面操作工具。这款电脑虽然不成功,但它为转年推出的Macintosh以及MAC OS操作系统提供了经验,鼠标的黄金年代来临了。这个时候的鼠标还是老式的机械式鼠标,但是对于最初的产品已经有了新的改良,鼠标球取代了不灵活的单滚球,单键设计被更加灵活的双键/三键所取代,可供电的标准RS232串行口设计取代了早期的独立接口,现代鼠标的基本结构已经成型。

光机鼠标

1982年 罗技公司发明的世界第一款光机鼠标,光机结构是鼠标发展史上最大的发明。也就是这个时候现在鼠标的结构设计基本成熟,光机鼠标统治了鼠标市场达18年之久。罗技(Logitech)的第一个鼠标罗技C7,是在瑞士“苹果村”(地名真就叫Apples)的一个农场做成的,在1985年投入市场。实际上,从罗技官网的鼠标时间轴上看,它推出的首个鼠标是在这个时间前几年,但是还是不够早。历史上,道格拉斯和他斯坦福大学的同事在1968年就展示了第一个鼠标,这意味着今年将是鼠标的第43个生日(注:根据原文推断的时间)。

microsoft_mouse

到了1983年,微软发布了第一个微软鼠标,同时发布的还有相关的三个程序:一个配有音乐的鼠标使用指南;一个人口模拟器——游戏人生,让用户熟悉使用命令行;还有一个多行的记事本,是一个文本编辑软件。微软鼠标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用在IBM的PC机上,配有一个插板。另一个便携版本可以用于所有 MS-DOS 系统,而且使用了低能耗的 CMOS 技术。

鼠标滚轮

1996年由微软发明的鼠标滚轮是鼠标发展史上十分重大的发明,今天滚轮已经成为鼠标的标配之一。微软发布光学银光鲨(intellimouse explorer),将滚轮推广开来。它在两个标准鼠标按键间加了一个胶化塑料滚轮,这个滚轮也可以当做按键。另外,滚动它就能够轻易地滚动窗口页面。

现在流行的滚轮设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机械式滚轮,也就是用滚轮来带动一个机械电位器以获得信息,微软的很多鼠标都是采用这种结构。它的优点就是滚动比较精准,但是机械结构存在磨损问题。令一种滚轮就是光电式滚轮,罗技等大多数厂商都是采用这种设计。它的滚轮内部就是一个栅轮。在栅轮的两侧分别有一个发光二级管和热敏二级管,工作原理上和光机鼠标获得滚动信息的方式是一样的。这种滚轮的寿命比较长而且手感很干脆,但是在滚动信息的精确性上却不如上面的机械式滚轮。

hockey-puck

苹果在1998年推出“冰球”(‘hockey puck)鼠标,它引人注意主要因为它是苹果第一个支持USB的鼠标。

Intellimouse

1999也是重要的一年,因为安捷伦(Agilent)在计算机世界引发了变革,因为它发明了第一个基于LED的光学鼠标。这种鼠标不需要工作在鼠标垫上,在光学定位技术上取得了突破,今后相继被微软、罗技、苹果和许多其它公司应用。

ledmouse

2000年,罗技公司也推出了同类的光电鼠标产品,使用安捷伦H2000光学成像引擎,性能上和Intellimouse Explorer鼠标一样。这一代产品是光学成像引擎的第一代产品,这一代的光电鼠标拥有一些现在已经众所周知的缺点,比如仅为1500次/秒的刷新率和400CPI的分辨率。对采样表面的适应性差,尤其对镜面以及花纹表面。

ProMouse

2000年,苹果发布自己的第一款光电鼠标 Pro Mouse 。他浑然天成,呈半透明的椭圆形,使它与众不同。

2001年安捷伦推出了自己第二代光学成像引擎(A2030、A2051),首先推出产品的是安睫伦,它在CMOS和DSP引擎都没有重大变化的背景下,通过对光学引擎的重新设计将引擎的分辨率提升到800DPI,同时将刷新率提升到2000—2500次/秒。但是由于这一次的技术改良并没有增大CMOS的尺寸,所以相较第一代光学引擎性能提升并不明显。正是因为这样安捷伦公司并没有对第二代产品大肆宣传,只是无声无息的取代了第一代产品。

Intellieye

2001年底微软结束了与安捷伦的合作以后,独立推出了第二代Intellieye引擎,与前一代相比它的改变极为重大—微软重新设计了CMOS和DSP算法,将刷新率提升到前所未有的6000次/秒,同时将CMOS尺寸提升到22X22,同时一举解决了光电鼠标的丢帧和表面适应性问题,同时全部控制电路整合到同一块芯片上,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整合度。不过第二代Intellieye引擎光学部分并没有重新设计,所以其分辨率仍为400DPI。

2002年初罗技推出了光电鼠标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双光头极光飞貂来与IE3.0竞争,它使用了和其它安捷伦引擎所不同的IAS芯片和两个第二代的安捷伦DSP处理器,通过将两个SPI芯片交替运行来获得更高的处理速度,尽管CMOS的面积没有变化,但由于两个光头在不同的位置上采样,所以表面的适应性要比同期罗技单光头的鼠标来得好些。2002年下半年,罗技推出了和安捷伦合作一年的成果—新一代MX光学引擎,新的光学引擎在保留800DPI的前提下,将像素处理能力提升到令人诈舌的470万像素/秒,同时将CMOS尺寸加大到30X30。这使得它在性能上超过了一切原有的光学引擎,同时在光学性能上已经不亚于传统的光机鼠标,成为历史上第一款近乎完美的光学引擎。

TiltWheel

2003年9月,微软推出了全新系列的鼠标产品。它们全部采用“Tilt Wheel”滚轮,这种滚轮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左右倾斜可以实现对水平方向移动的控制。

Apple_Wireless_Mouse

2003年,苹果又发布自己第一款无线鼠标,被叫做 Apple Wireless Mouse。苹果采用蓝牙无线协议,但是仍然只有一个按键。

MX1000

2004年,罗技推出第一款激光鼠标 MX1000。激光定位系统,之后被安捷伦发扬光大,比之前的LED光学定位方式能提供更高的精度。

Mighty-Mouse

2005,苹果推出 Mighty Mouse,这个鼠标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不再是一个按键(实际上,它有四个)。它的两个主按键不是机械的,而是电容触摸传感器。它还有细微的扬声器,每当按击时都会有声音响应。鼠标还有一个滚球使用户能朝任意方向滚动页面。

Wireless-Mighty-Mouse

2006年,苹果推出 Wireless Mighty Mouse,采用了蓝牙无线协议。

[请保留:后时代 http://www.houshidai.com/]

格格物
标签: [ , , , , ]
喜欢,就收藏到自己的地盘吧:

我要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