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champ 杜尚

“我喜欢呼吸更甚于工作。”——杜尚

马塞尔·杜尚(法语:Marcel Duchamp,1887年7月28日-1968年10月2日)二十世纪实验艺术的先验,被誉为“现代艺术的守护神”。是一位法国艺术家,1955年成为美国公民,在绘画、雕塑、电影领域内都有建树,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西方艺术有着重要的影响,达达主义及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杜尚现成品艺术的创始人之一,他认为“艺术正在被拿来作为一种符号的形式,如果你愿意这么认为的话,不可以再把它降低到装饰的功能上去。”杜尚的反传统艺术以及对传统美学挑战的思想,在他的现成品艺术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些作品不仅开阔了艺术实践者的视野,拓宽了艺术题材的范围,而且有益于避免美学品位的偏狭、美学标准的僵化,实现艺术作为人类精神的慰藉与拯救功能。

1917年,杜尚拿了一个小便池,取名《泉》,送美国独立艺术家展,被拒绝。但这个小便池日后成了世界上最有名的小便池。它是杜尚的一个玩笑,但同时也是对现代艺术所坚持的所谓真理,或一些自以为是的所谓认真的东西或规则的一个嘲讽。艺术并不等于崇高,艺术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它在颠覆艺术的传统观念,在模糊艺术的界限。他最终带给现代或后现代艺术的精髓是:艺术应该是自由的,你可以为艺术,也可以不为艺术,关键是人应该是自由的。他是一个坏规矩的人。

所谓现成品艺术,就是艺术家任意拿来一种或多种物品,这些物品是人类社会生产出来的各种生活用品、工业品等等,然后艺术家将此物品直接或者简单加工后赋予自己的情感和意义,此物品的原来属性就被新赋予的属性所取代,这些物品就变成了拥有艺术家个人特殊属性和情感的艺术品了。我们把这件艺术品从创作到观众欣赏的整个过程称之为现成品艺术,把艺术家所使用的物品称为现成品。

1915-1923,名为:《大玻璃》。又名:《甚至,新娘被她的单身汉们剥光了衣服》。

杜尚出生于一个和美而有文化教养的中产家庭,他保持一生的文雅气质和绅士风度就源自他的家庭。父亲是一位公证人,一位通情达理、心平气和的长辈,从不干涉子女的决定,并在经济上给予帮助。杜尚在兄妹六人中排行第三,他们当中有四位后来成了艺术家。两个哥哥雅克·维雍和杜尚·雏雍分别是画家和雕塑家,妹妹苏珊·杜尚和他是画家。受外祖父–一位技巧精湛的版画家和两位哥哥的影响,十几岁的杜尚也曾画过些油画风景,还去巴黎的朱利安艺术学院学过十来个月,但基本上都没使他提起过什么特殊的兴趣。还是为了逃避兵役,他才临时抱佛脚地通过了作为“艺术工作者”的身份考试,于1906年离开军队到了巴黎。那正是各种现代艺术流派如火如荼的年代,他的两个哥哥也积极投身其中,并与许多现代艺术家们过从甚密,杜尚自然轻易进入了他们的圈子。在1906年到1912年的短短六年里,他把印象派、野兽派和立体主义等各样风格都尝试了一遍,并成为巴黎先锋派艺术家沙龙的成员,有资格参加每年一度的全国展览会,也有画廊经销他的画。在1912年出现的最早介绍立体主义的书中,杜尚名列其中。他的成功顺利而迅速,照此走下去,成为某种领袖或至少成为代表画家应该是没问题的。

25岁的杜尚画了《下楼梯的裸女》(Nude Descending a Staircase)。这张画参加了1913年的美国纽约军械库画展,使杜尚一举成名。这张画足够的标新立异,并也为杜尚引来不少的绘画订单。但这张几乎也是杜尚画的最后一张尚能纳入绘画语言的画。杜尚对于那些订单说:“不,谢谢,我更喜欢自由。”杜尚在美国主要以教法语为生,有时倒卖一些艺术品,或打打零工,一切都是糊糊口而已。居无定所。但杜尚很满足。

他的出现改变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可以说,西方现代艺术,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方艺术,主要是沿着杜尚的思想轨迹行进的.因此,了解杜尚是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关键。二十世纪实验艺术的先验,被誉为“现代艺术的守护神”,达达主义及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杜尚的艺术探寻的是非理性和自由,塞尚的艺术追求的是理性与秩序。它们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相反相成的现代主义。

杜尚是西方理性主义逻辑发展中的一个例外。他的影响深远而持久,而且他所达到的新境界至今无一人能够真正继承。今天人们大多能欣赏和津津乐道的是他的那些出新的艺术作品,但对于他最出色的思想,即超越艺术局限,走入自由境界尚理解不足。

在美国,参加达达主义的基本都是流亡艺术家。杜尚在美国完成的第一件跨时代作品:《一把雪铲》。从商店买来直接送到了展览。美国人问:“这是啥意义?”。杜尚答:“没有意义”。美国人说:“不成,一定得有意义”。杜尚就在上面写了一行字:“胳膊折断之前”。美国人还傻呢:“这是啥意思呀?”杜尚说:“铲雪的时候会折断胳膊。”

如果说达达的破坏是有限的、一时的、情绪化的,是摧毁一切的战争中不满情绪的彻底发泄,那么杜尚的坚正的叛逆和嘲讽一切则是深入骨髓的。达达的想入非非和大闹天宫越来越显示出急功近利的渴望,他们说是破坏,实在建立,用阿尔普的话说:“我们把达达看成是十字军,最终是为了把创造的领地再夺回来。”达达只是在特定的时期或气氛里,触及了杜尚的反对一切既定模式的精神层次。当战争结束,一切四平八稳了之后,就都各就各位了,竟然都有去做神父和医生的。

在杜尚眼里,达达也不过是所有运动中的一个而已,和所有叫嚣反传统的形形色色的现代流派一样,从破坏到守成再到排他和僵死,从解放人到束缚人。这些运动用以标榜自己卓尔不群的宣言都是些美丽的幌子,当集团中的一些人从中得到了想得到的,就可以轻易改弦易辙了。他们过分把艺术当回事儿了,而且不能不说是存心把艺术打扮得多么与众不同,然后在里边大做自己的文章。与他们本质不同的是,杜尚是非功利的,不搞运动,不建派系,把艺术看作只不过是人生的一部分内容,他的否定一切是为了呈现一种自由的人生境界。他可以花8年甚至20年完成一件作品,他可以花20年去下棋,他可以让自己30多年默默无闻,就因为他对自己、对人类、对世界没有任何功利的期许,活得非常流畅婉转、圆融自如。

相当多的流派都认为自己跟杜尚有关,就像美国画家德库宁说的:“杜尚一个人发了一场运动–这是一个真正的现代运动,其中暗示了一切,每个艺术家都可以从他那里得到灵感。”达达几乎是最早一个奉杜尚为精神领袖,并给以极高尊敬的流派,但实际上杜尚一直与它及之后的一切运动若即若离,并不是它们当中任何一个的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者。因为不仅达达容不下杜尚,之后的任何一个流派或运动都没能跳出杜尚早已看透的套路,杜尚至今没有被超越。
“一个人的生活不必负担太重,做太多的事,要有妻子,孩子,房子,车子。幸运的是我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相当早,这使我得以很长时间地过着单身生活。这样,我的生活比之于娶妻生子的通常人的生活轻松多了。从根本上说,这是我生活的主要原则。所以我可以说我过得很幸福,我没生过什么大病,没有忧郁症,没有神经衰弱。还有,我没有感到非要做出点什么来不可的压力。我从来都没有感到过类似要求:早上画素描,中午或晚上画草图等等……我是生而无憾的。”

杜尚早年的古典绘画作品

1912年初,杜尚用一个月的时间画成了《下楼的裸女》,试图在立体主义中进行运动感的尝试,并送交由立体主义艺术家把持的一年一度的巴黎独立沙龙展,但被借口涉嫌未来主义而遭拒绝。这件事成为杜尚艺途的转折点。派系的争斗暴露出的人类本性的偏狭和龌龊令杜尚大失所望,他从中看到了人类难以摆脱的利欲熏心的本性,他从此不再相信人为的标榜,不再相信艺术是一方净土。艺术实在是跟人类生活的其他事情一样,都只不过是人类可资利用的工具而已,但异常可鄙的是,明明普通的艺术却硬被人套上一个美丽、圣洁而不易企及的光环。杜尚从此与所有的名义断绝关系。他不久即做了巴黎一个图书馆的馆员,帮人借书、还书,不再去做艺术家,也不再与艺术和艺术家们有所接触。

这是杜尚的最后一个作品,1944-1968,一直秘密的做了20多年。名为:《给予1,瀑布,2,照明的煤气》(Given: 1. The Waterfall, 2. The Illumination Gas)。

杜尚与未来派是在互不影响的前提下共同关注到“运动”这一课题的,但目的不同。未来派是想表现运动美,杜尚则想借此摆脱美,用枯索的颜色、密集的线条表现毫无美感的画面,《火车上忧郁的年轻人》、《新娘》、《被快速飞旋的裸体包围的国王和王后》等都是如此,同样,杜尚的引机器入画也不是为了表现其美感的,而是为了让画面变得呆滞无美感的,这在1911年为他哥哥的厨房绘制的《咖啡磨2号》中即可看出,它甚至有些像机械制图,没光影、没笔触,更谈不上什么关涉艺术的意境。杜尚花了8年(1915-1923)时间绘制完成的《大玻璃–新娘甚至被光棍们剥光了衣服》,堪称这类机械制图式的抽象画的极致,这件代表作的创作使他更像一个科学家,在无数次试图将颜色固定在大玻璃上的尝试后,他找到了一种用铅线作边线,然后在边线框内填上颜色,最后再镀铅膜的方法。同样,它没有笔触,没有激情,是不是画“画”,人们不可能明白它的含义,与之配套的是他在1934年将他的创作笔记一片片散放在盒子里的作品《绿盒子》。从这一行为中,他想说明的是:艺术服务于思想,而不仅仅是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服务于视觉。

后现代艺术之父

杜尚的启发在涉及西方后现代艺术的话题时,不能不提到法国画家杜尚(MarceI Du-champ)调池被人们描述成西方后现代艺术之父,理解他的艺术和生活,对理解西方后现代艺术的诸多奇妙现象大有帮助,但理解杜尚是个难题)因为他的作品与生活都与常人相去太远;难以合理解释。

虽然杜尚的艺术实践止于1930年代。而且在1968年去世,但他旱期的短暂艺术活动却在后来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力。1913年他完成了第一件现成品艺术《自行车轮》表达对传统作品中注重结构的轻视。并暗示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观念而非制作技巧。《巧克力研磨机八号》差不多是杜尚最后一件架上作品,是对学院派油画的嘲弄。1915年后杜尚定居纽约, 1917年完成《泉》是一只小便器;另一件作品是L.II.O.O.Q,(1919),是给印刷品《蒙娜丽莎》添上小胡子。杜尚最重要的作品是《大玻璃》又名《新娘被她的汉子剥得精光》,该作品从1915年开始制作,至1923年仍未完成。192O年后,杜尚对光学和电影的兴趣与日俱增,川年代后他又将兴趣转到国际象棋上。

杜尚最重要的贡献是“现成品”艺术。虽然从世俗的角度看,把现成的工业产品或是其他物品摆到美术展览会上是荒诞不经的,但事实上这却改变了人类对艺术乃至对世界的整个看法,人们开始质疑传统价值观念和艺术创作模式的必要性,至少。在西方后现代艺术中,“现成品”的影响无处不在,并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人们以启发:

(1)形式与美都不重要。自古以来,艺术家以创造美的形式为天职,并赋予此类工作以崇高的地位和价值。但杜尚认为美并不存在,艺术和创造艺术的人也没什么特别崇高的地方,他告诉人们,普通物品与艺术品没什么区别,果艺术是美的;那普通物品也是美的,如果普通物品不美,那艺术也好不到哪儿去,所谓艺术的审美价值只不过是人们的成见而已。他把那个“小便池”送进展览会,对打破这个成见起了很大作用。

(2)环境和时间比作品更重要,变现成品为艺术品的决定因素是环境和时间。与作品本身无关。这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东西乃至行为都可以是艺术;也可以反过来说,当条件改变时,任何东西乃至行为都可以不是艺术,按中国话说,就是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由于环境和时间永远在流动扣变化中,所以文艺复兴的经典“蒙娜丽莎”到了20世纪,就可以被画上小胡于,成为笑料;囱行车轮和凳子放进美术馆里,就等于结构主义的雕塑。

(3)引艺术回到自发和天然的状态,人类最初的艺术活动是自发和天然的,无须专门训练,更没有艺术家和非艺术家之别。但后来就有了分工,艺术成了一项专门的工作,也因此有了专门的关于艺术的标准。显然,这种分工和标准是以往制度的产物。有碍于健全的人性发展。如果在社会条件改变的情况下,仍然把这些已有的标准当成至高无上的法则要人们遵守,就太不合理,“现成品艺术”就是完全不把已有的艺术标准乃至文化尺度放在眼里,以一种看似搞笑而实际上相当深刻的思想,嘲笑了人类在文化领域的拘谨和匠气,从而呼唤一个新的富有自由创造精神的时代的到来。

(4)叫取消技术的限制,人们久已习惯将艺术创作看成是一种专门的技术操作这程,所以才有美术学院和专业画家,“现成品”艺术却与作者的个人技术无关,它只需要一种选择的眼光,而选择是一种思考过程,与物质产品的制作技术毫无关系。杜尚在这里告诉人们,艺术的价值在于思想。有思想,任何物质产品都可以成为艺术品。这种将艺术等同于思想的做法,客观上取消了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学科,暗含了艺术与艺术史即将终结的理论判断。

美国画家德库宁(De Koonig)说:“杜尚一个人发起了一场运动一一这是一个真正的现代运动,其中暗示了一切:每个艺术家都可以从他那里得到灵感”,以似乎是随手拈出的“现成品”,轻松地扭转了西方艺术发展的方向,是杜尚留给后人的先驱者形象。杜尚之后,反对一切既定的艺术模式和评判标准,以毫无挂碍的自由精神为艺术创作目标,成了西方艺术界的共识。

[请保留:后时代 http://www.houshidai.com/]

格格物
喜欢,就收藏到自己的地盘吧:

5 条评论了 “Duchamp 杜尚”

  • 18 十月, 2010 10:05

    开始扯淡 :y6:

  • RUI
    18 十月, 2010 15:11

    终于有评论了!这不是幻觉!不是幻觉!Love :y2:

  • 大原先生
    19 十月, 2010 13:19

    不xéng!他考虑了一下,果然还是不xéng!

  • 10 一月, 2011 12:10

    I real happy to find this internet site on bing, just what I was looking for : D also saved to fav.

  • 暂且叫疯子吧
    23 三月, 2011 11:40

    打破一切条条框框

我要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