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图形设计
有人认为信息图表的参数化设计是一套以逻辑关系与几何关系为基础对信息参数进行分析、解构、重组,形成适合于信息参数合理构建与自我增殖的信息组织模式,那么其中的一个关键就是数据组织模式。
数据组织模式是一种描述信息之间数学关系的参数化方法。按照数据组织模式形成的信息图表通常用于企业年度报表、产业发展报告、政府财政信息总结等涉及描述大容量数据关系的统计学报告,也是其他形式图表变化的基础。
数据组织模式一般呈现两种数学关系,可以通过正负、数值这些可以量化的视觉元素体现:
1. 差额关系图
(1)点状图
强调“在某处有某物”,对其数量的大小以及相互间关系并不追究,只是简单的“是否”关系。
美国各州同性婚姻的法律状况表,不同数据基本独立,但又被同一主题所连结。
(2)线形图
一般通过曲线或折线的变化表现某种变化,强调总体趋势。
《取名网站》通过某一名字在不同时间的重名率趋势,体现了不同时期人们的喜好变化,给人们提供参考,同时反映出一种有趣的文化现象。
(3)栅栏图
通过栅栏的长短变化体现量与量之间的对比关系,在体现变化的同时兼顾相对完整性和秩序性。
该信息图表反映了美国对于战后伊拉克、阿富汗的重建投入情况。可以通过栅栏的长短和数量多少来获得相应信息。
以上三种通常会在一个或明或暗的二维坐标轴的正负方向中应用,比如时间和数量维度。
(4)面积图
通过面积的大小体现数值的变化。
《花费最高的城市》瑞士银行的一项调查依据物价、收入、相对购买力等因素,从房租、餐费等多个方面进行考察,得出全球最贵或者最便宜的一些城市。将这些因素以粘土形态视觉化,通过简单的面积/体积大小对比形象地体现出数值关系。
(5)极坐标图
与二维坐标类似,关键的两个参数是点到坐标原点的半径长度和偏移角度。
描述自行车的生产、进出口关系,利用地球的经纬线构成极坐标轴,意义准确而深刻。
2. 比率关系图
根据图形之间的比例关系表示数值的相对大小。
饼状图是最常见的比率图,也有将饼状图加以不同厚度成为柱状图分割从而进行更加丰富的表现,而且横截面不局限于圆形。
参数除了借助数字和图形的视觉化表现,还可以从色彩中找到途径。通过对色彩中色相,明度,冷暖因素的设定,可以进行种类、正负关系以及程度的划分。这种方法多用于不适宜量化以及带有感情色彩或心理因素的图表中。
《犯罪大全》用条纹的色相变化来区别罪名,巧妙地与囚服相结合。
《NBA200-10赛季主客场比赛日程表》用色彩明度变化区分比赛场次,同时不同色相代表主客场。
《男女性身体受接触反应兴奋度图示》 用冷暖色调来区分对于刺激的兴奋度。
以上举出的都是设计手段较单一的例子,实际设计中更注重的是各个方法间珠联璧合的巧妙搭配综合运用。通过对事件核心信息的把握来合理选择参数,并根据图表的目的、内容及风格来确定参数的视觉化元素,将这些有机结合就向功能与审美相统一的图表设计迈出了一步。
《某位女士三个月的手工织物过程图》,这张看似简单的图表以手工物品数量,单个物品的制作时间、总耗时、制作顺序和商品销售流向作为参数,以栅栏条、色彩、线条和地图的应用将它们视觉化并通过巧妙布局达到时间与空间的相互融合。
<来源:环保City,www.starming.com>
1 条评论了 “浅谈信息图形设计”
不明白,太专业了的说。 :y1: